中医怎样治疗冠心病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是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
以下从个证型进行辨证施治:
1,心血瘀阻型
症状:胸部刺痛或绞痛,部位固定,入夜加重,或有心慌,胸闷,面色暗酶,舌紫暗,脉沉涩。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中药汤剂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有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柴胡,枳壳,降香,丹参,元胡,砂仁。
中成药有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血栓心脉宁胶囊等。
2,痰浊壅塞型
症状: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或有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痰多口粘,苔浊腻,脉滑。
治疗原则: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中药汤剂用栝萎薤白半夏汤加味,药物有栝萎,薤白,半夏,陈皮。
中成药可用冠心苏合香丸。
3,阴寒凝滞型
症状:心胸痛如缩窄,遇寒而作,形寒肢冷,胸闷,心慌,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
治疗原则: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方药:中药汤剂用栝萎薤白白酒汤加味,药物有栝萎,薤白,桂枝,附子,白酒。
中成药可用生脉注射液。
若症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身寒肢冷喘息不得卧,脉沉紧为阴寒极盛,胸痹之重症。宜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以芳香温通而止痛。
中成药用参附注射液。
4,心肾阴虚型
症状:胸闷且痛,久发不愈,心悸盗汗,心烦不寐,头晕耳鸣,腰酸膝软,舌红或有紫斑,脉细数或细涩。
治疗原则:滋阴益肾,养心安神。
方药:中药汤剂用左归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药物有熟地,山茱萸,杞果,山药,茯苓,酸枣仁,柏枣仁,麦冬。
中成药:用六味地黄丸,天王补心丹。
5,气阴两虚型
症状: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慌,气短,疲倦乏力,懒言,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遇劳则甚,舌偏红或有齿印,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方药:中药汤剂用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加减。药物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麦冬,地黄,当归,白芍,丹参。
中成药用生脉饮,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
6,阳气虚弱型
症状: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慌,汗岀,畏寒,肢冷,腰酸乏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治疗原则:益气通阳,活血通络。
方药:中药汤剂用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药物有人参,附子,桂枝,熟地,山茱萸,杞子,杜仲,当归,川芎,桃仁。
中成药用参附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金匮肾气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