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张其成 张其成 2023-12-06 07:04 发表于北京原题目开放的圆——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哲学命题作者:张其成关键词生命,圆,开放性前 言生命,是一个似乎永远猜不透的谜。古往今来,人们在对生命的探求中提出了一个个假说,其中“圆形”理论可称为中华古贤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对生命科学的杰出贡献。Part 1. 生命的圆形运动所谓圆形运动,是指首尾相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形式。中国古代圣哲认为:宇宙万物的生命运动形式是圆形的。《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述夏代物候、天象和农事活动呈周期变化规律。《吕氏春秋· 道篇》提出“ 道”概念,“ 道”就是循环的圆形运动规律。《老子》极力颂扬圆形之道,五千言中有大量阐述:“复归于无物”、“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有物混成……周行不殆。”“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者道之动。”“复归于婴儿。”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的“道”就是循环的圆形之道。《周易》系统地用文字体系与符号体系自觉表述宇宙生命的圆形运动规律。《周易》书名中“周”字即理解为“周环”“周旋”。《周易》可看成是阐述周环变易规律的专著。《易经》中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传》更是极力宣扬周环的变易之道。“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说卦传》论述八卦的周流循环,从震始至艮止,“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在解释众卦之首的“乾”卦时说:“乾为天,为 。”《系辞传》在论述日月往来、寒暑往来时说:“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可见宇宙万物都遵循往复循环之道。《周易》符号系统中,第一级卦爻符号的阴爻和阳爻(21) 是相互循环转化的,阳爻九转化为阴爻六,阴爻六转化为阳爻九;第二级符号的四象(22) ,太阳、少阴、少阳、太阴也是互相转化;第三级符号的八卦(23) 和最高级符号的六十四卦(26) 中每一卦都在作循环运动,一卦可循环变为另一卦,如把六十四卦前后二卦看成一组,那么它们的关系是“非覆即变”,有28组,前一卦颠倒之后就是后一卦,后一卦颠倒之后就是前一卦,是往覆关系;剩下的4组自身往覆后仍是自身,故发生变化而成同组中另一卦。实际上六十四卦中每一卦都可以变为其他任何一卦,从而形成六十四卦的整体大循环。太极图作为易学的代表图式,反映了宇宙生命的圆形运动规律,是宇宙生命的最佳理论模型。就对人体生命科学的贡献而言,则首推中医与道家。中医和道家认为:人的生命存在的最首要条件是“气”,气的运动是人体生命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中医概括“气”的两方面含义: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极细微的物质,一是指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生理功能。生命的存在在于它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这种交换必须依靠气的各种机能活动。气的运动使人体与外界环境构成一个循环沟通的大圆,在这个大圆中人是圆心,天地宇宙是圆周,气的出入循环将圆心与圆周连接在一起。气的基本运动形式是“升降出入”,在人体内,它是通过各个脏腑的功能活动和脏腑之间相互协调关系来体现的。如肺司呼吸,有宣有降,宣清导浊;肺主呼气为出,肾主纳气为入;心火下降,肾水上济;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出入必须相对平衡,否则就会致病。可见体内升降出入也是一种圆形运动。气还沿全身经络进行循环,更表现为圆运动形式。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中国古代学者普遍重视“气”的功用,经过由主体推认客体的一体思维,使“气”变成一个具有世界本原意义的哲学范畴。“气”是物质、功能和信息三者的统一,是生命活动的源泉。气功就是在这种对生命的认识科学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道家所倡导的内丹功,实际上属于太极气学,它将生命的本质看成是气的周天太极运动,其中任督脉的小周天循行又是根本之根本。内丹功即是对太极气学的实践。“气化”循环运动是中国医学、道家乃至儒家( 主要是气学派) 所共同强调和遵循的。此外,中医还十分重视血、精、津液的作用。认为血、精、精液与气一样既是生理活动的产物,又共同协作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骨筋肉,灌溉一身无所不及,对全身组织器官起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血的运动形式是在周身内外上下作环周运行。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气血配合不停地沿周身循环运动。所谓“精”,狭义专指肾中之精,可转化为“气”,为先天之气,这也是道家丹道功的第一步“炼精化气”。精为气母,亦为血母,精血在全身周行不息。被称为“生命活动之海”的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液的循行与输布是以三焦为通道,以肺、脾、肾为主的许多脏腑相互协调配合的结果,整个过程呈现循环不息的圆运动形式。气、血、精、津液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气是维持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动力,精、血、津液皆是由气的作用而化生,它们之间互相依存和转化,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它们相对平衡的周环运动维系着人体生命的过程。现代生物学生物钟学说研究生物的周期性节律,已发现的日节律、超日节律、亚日节律、月节律、年节律即是生物运动的各种“圆”。国外研究表明,定态、振荡、混沌和噪声四个基本数学概念可用以刻划人体生理时间序列的特性,认为生理节律( physiolo-qical rhythms) 对生命至关重要。中国运气学说亦认为气候变化与生物生态有五运周期、六气周期及十天干、十二地支、三十干支、六十干支等周期的节律性变化。这些都是生命与宇宙大循环运动的不同小循环的反映。从大宇宙角度看,循环的圆形运动比起单纯的上升或下降、出或入的直线运动更为普遍、更为根本。同样,生命的圆形运动是生命发生、发展、变化的最基本形式。Part 2. 生命的圆形结构中医学与气功学以圆形理论为指导观察人体生命的结构。中医脏象学说以五行生克的圆形动态结构为基础,五脏六腑配属五行,依木火土金水顺行次序构成相生的圆形结构,依隔行次序构成相克的圆形结构,此外人体的五窍、五体、五情与宇宙的五时、五化、五色、五味、五音、五方等又统纳于这个循环的圆形结构中,形成交错复杂的圆形动态网络。在人体结构学说中,中国人体科学强调的是动态结构,而非静态结构。这个动态结构模式即太极象数模式,五脏在人体中所处位置是:上为心,下为肾,左为肝,右为肺,脾居中央。这与西方的实体解剖医学大相径庭,不少人据此攻击中医为不科学,殊不知中医采用的是动态的太极象数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结构为:离火居上( 南) 、坎水居下( 北) 、兑金居右( 西) 震木居左( 东) ,坤土居中央,以五脏配应之,恰好是中医五脏方位。就“左肝右肺”而言,配应左边的震木、右边的兑金,而左震木主升,右兑金主降,这与肝主升发、肺主肃降的生理功能也是完全一致,脾胃为坤土,居中央,调控四方。可见五脏系统是一个升降循环、生克制化的动态圆形结构系统。中医人体生命理论注重动态、注重联系,因而应该说更接近于活体的“人”的本质。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络系统。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凡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均循行分布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并在手或足相互交接。手三阴,从胸走手,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具体为:手太阴→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手太阳→足太阳→足少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构成“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闭合循环之“圆”。奇经八脉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但与十二经脉交叉贯穿,对十二经脉起到统帅督导、分类组合的作用,其中任脉与督脉的连接成为全身经络的主导,任脉总任全身之阴经,督脉总督全身之阳经。冲脉调节十二经气血;带脉围腰一周,约束诸经;阴跷脉,阳跷脉主一身左右之阴阳;阴维脉、阳维脉维系三阴、三阳经。奇经八脉与十二经相交叉,与络脉、经别、经筋相沟通,构成纵横交错的循环网络。道家丹道理论中,小周天路线沿任督脉分为下丹田、尾闾、夹脊、玉枕、泥丸、黄庭及上下鹊桥( 三田、三关、二桥) 八处关口,构成人体中轴圆形结构。生命的圆形结构与圆形运动是密不可分的。圆形结构理论突出了人体各结构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其结构是动态的,是与功能紧密结合的。而西方人体理论注重静态解剖,注重局部分析,割裂人体各部位、各器官、组织的必然联系,将人体肢解为无关连的各个局部。可以说这是一种线性结构的人体理论。只适用于死体,而不适用于活体。与之比较,中国人体科学堪称活体科学。圆形结构较这线形结构更符合人的结构特性。Part 3. 生命的圆形炼养法既然生命的结构、生命的运动都是圆形的,那么增强生命体质、延长生命寿限的炼养方法也应该符合“圆”的规律。实际上中国道家、医家乃至佛家、儒家的养生原则与方法正是遵循了“圆道”生命规律,“圆形养生”可以说是中国养生法的精髓和中国养生理论的合理概括。被称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以日月气侯的变化周期来说明人体信息运动规律,《参同契》说:“周流行六虚,往来既不定”,“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寅申阴阳祖,出入终复始”“如是行四时,五行得其理。”分别概括了塑望月、日辰、年时的变化周期,实以此论述丹道运行的周期与节律。《契》言天实指人体,《契》中的“黄道”、“子午”、“朔望”、“日辰”、“年时”或指任督、或指火侯,或指丹药。日、月、年是周期循环的,人体丹道火侯也是周环消长的。此后晋葛洪《抱朴子》、魏夫人《黄庭经》、唐钟离权、吕洞宾《钟吕传道集》,直至北宋张伯端《悟真篇》,将丹道理论不断发展,使内丹术臻于完善,内丹术包括“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其三个阶段,从先天之“虚”到后天之“虚”是一个大循环。在炼精化气阶段,行小周天。于活子时时,精气神发动,在意念作用下,内气起于下丹田,沿督脉逆行而上,至泥丸上丹田再循任脉顺行而下,复至下丹田循行一周,为炼药一次,完成一次人体中轴圆炼养。炼气化神阶段,行大周天。起于正子时,沿全身经络作环周运行,范围比小周天广,其循行路线或走十二正经,或走奇经八脉,或交叉圆活运动,虽因人而异,但均不离周环运行。炼神还虚阶段,以上丹田为“炉”,以天地宇宙为“鼎”,人与宇宙合而为一,超越语言思虑,纯由意想而成,以达到“出神”而趋于物我同化,常定常寂,一切归元。此时宇宙与人已构成一个圆融无碍的大圆,宇宙与人的信息能量循环交通,人成为具有六神通功能的宇宙人。道家气功强调了“逆”字,所谓“顺则成人逆成仙,只在其中巅倒巅”、“九还七返”、“返本还元”,提出了人体生化的可逆性原则。如果从“圆”的实质上考虑,逆向与顺向不仅不矛盾,而且恰好合而为一。圆上任何一点互为顺逆、互为终始、互为因果,顺行向前与逆行向后只是视觉角度的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异。气沿任脉由上而下为“顺”。沿督脉由下而上为“逆”,两者相连,构成中轴圆。顺向是逆向的终点或始点,逆向也是顺向的终点或始点。被现代公认并举世称誉的“太极拳”是太极八卦理论在武术健身方面的运用,是以一理( 太极之理) 、二义( 阴阳之义) 、三变( 阴阳运动及其变化) 、四妙( 妙用至神之道) 创造出来的富有哲理性的拳术。在手法上以 、 、挤、按、采、 、肘、靠为八卦,步法上以进、退、顾、盼、中定为五行,合为十三势,一切都讲究贯串圆活。无论是养气蓄劲,不是进招运式,都是在作圆形运动。太极拳静中寓动、动中寓静,含劲而吐柔,虚领顶劲,气沉丹田、阴阳相合,实质上正是一种动静相合的气功。事实证明圆形运动、圆形功法是强身健体的最佳锻炼方法。人是一个自控系统,其中心神是这个系统的控制中枢,对人体各部分具有反馈作用。气功是一种通过自觉锻炼意识,提高心神自我调控功能的养生修炼方法。气功的关键在于炼“神”,即优化心神,激发心神的自我调控功能。“心为君主之官”,心神管理形体四肢,发布命令传导到形体四肢及各组织器官,而形体四肢及各组织器官的感觉又反馈给心神,这种反馈调节是一种双向传导,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反馈系统中的因果链……只是加了一个反馈环路,因而变成循环的因果关系,”可见气功心神的反馈调控是以循环的因果链为基础的,从而表现为以心神为圆心的圆运动形式。就整个生命过程而言,虽然至今还无法证明一个人会“逆向”回归到婴儿状态,但通过气功锻炼使某些生化指标向童真方向反还,从而延年益寿,这种事例也是不乏枚举的,应该说从终点真正回归到始点的圆形循环,在生命过程中是不存在的,“圆形”乃是对循环运动的形象、宽泛的表述,是事物运动大规律的写照。如果将生命巨系统的运动形式看成是一个大圆,那么其中又包含无限多的小圆,使人体某些指数复返或接近于婴儿,使生命过程中的某些小圆更接近于真圆,正是生命科学追求的目标。Part 4. 生命圆的开放性中国传统生命科学建构的生命圆形理论,看似封闭的,其实是开放的。生命圆的开放性可从下述三方面得以体现。从生命的圆运动过程看,圆运动具有一定层次性。人体与外部世界的一切生化系统时时进行的气化循环运动是最高层次的大圆运动( 大循环) ,周身上下内外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是次高层次的圆运动( 次循环) ,而体内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气血津液的不同生化过程是较低层次的圆运动( 小循环) ,还有更低层次的圆运动( 微循环) 。大循环中包含小循环,环环相扣,圆圆相通。不同循环圈有不同的作用,每一循环圈并不是固守不变的,也不是封闭的,循环圈呈开放状,一个循环可跨入另一个循环。就“气”的循环而言,任督脉小周天的循环可跨入全身大周天的循环,由小周天进入大周天,是一种升华,是一个圆切入另一个圆,其本来的圆来并未损坏。同一个圆循环中也可容入新的内容,而产生量变或质变。如果新内容与原循环不抵触,只是数量的变化,则仍属原循环圈。或使原循环圈进入更高层次的循环圈,实现“螺旋式上升”,或使原循环圈退化、下降,进入次一级循环圈,如新内容导致原内容发生质变,则打破了原循环圈。如果新内容致使原循环圈失衡,则进入病态的循环圈。由小周天循环进入大周天循环,是螺旋式上升。如人体内正常的气的周环运行遭阻滞或逆乱,则脏腑经络的协调统一就被破坏而发生多种病变,进入病态、失衡的循环圈。从生命的圆结构模型看,这种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象数模型,从本质上可表述为“二体三用”模型,“二”指阴阳对立双方,事物两端,是事物最终性质层次的哲学分析;“三”指阴阳两面或双方的中介、关系、和合、圆融,也是事物存在状态层面的哲学分析。“二”的阴阳、矛盾是功能物质,是可感知、可抽象的“体”;“三”所表示的“中”,虽也是一位分类状态,但更重要是指参合、调中,是“用”。体用合一不二。五行的基数是“三”,是“二体三用”的组合的最佳模型。生命内系统按照“二体三用”( 阴阳五行) 模型将人体外系统——宇宙自然万物纳入其中,使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有机联系在一起,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因而它是一种弹性的、可以无限类推的、开放的思维模型。从生命炼养方法上看,使生命康寿的最关键因素是精气神,而精气神又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者称元精、元气、元神;后天之精主要指水谷精微,后天之气指呼吸之气,后天之神指修炼的精神作用,这些都是后天输入生命圆系统的能量信息。如果生命之圆是封闭的,那么就必然与外界隔离,后天之精气神就不可能输入,就是阴阳离绝、天人离绝状态,生命也就不可能得以存活。气功炼养的作用就在于打通先后天、人体与自然的信息通道,使生命处于一种良性的开放状态。开放的圆形理论与现代科学的耗散结构理论十分相似,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由于引入“负熵”而使该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周易》六十四卦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二体三用”的生命圆模型也是一个开放系统。后天精气神引入体内、宇宙万物能量信息按五行纳入五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引入“负熵”,从而使人体生命向有序化方向发展。本文原载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年6月第3卷第3期❖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
谢谢老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