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陈世坤践行至简心法 2023-03-23 05:31发表于河南 雷公问曰:帝问脉行之逆顺若何,余无以奏也。愿天师明教以闻。(黄帝问我经脉循行的逆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但愿天师能教我。)
岐伯曰:十二经脉有自上行下者,有自下行上者,各不同也。(十二经脉,有从上往下循行的,也有从下往上循行的,各有不同。) 雷公曰:请悉言之。 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此上下相行之数也。(手三阴指的是从胸循行到手;手三阳指的是从手循行到头;足三阳指的是从头循行到足;足三阴指的是从足循行到腹。这是上下循行的概况。) 外注:《灵枢·逆顺肥瘦》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见内经外经是真正的姊妹篇。 雷公曰:尚未明也。(还是不明白) 岐伯曰:手之三阴:太阴肺,少阴心,厥阴包络也。手太阴从中府走大指之少商,手少阴从极泉走小指之少冲,手厥阴从天池走中指之中冲。皆从脏走手也。手之三阳:阳明大肠,太阳小肠,少阳三焦也。手阳明从次指商阳走头之迎香,手太阳从小指少泽走头之听宫,手少阳从四指关冲走头之丝竹空,皆从手走头也。足之三阳:太阳膀胱,阳明胃,少阳胆也。足太阳从头睛明走足小指之至阴,足阳明从头头维走足次指之厉兑,足少阳从头前关走四指之窍阴,皆从头走足也。足之三阴;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也。足太阴从足大指内侧隐白走腹之大包,足少阴从足心涌泉走腹之俞府,足厥阴从足大指外侧大敦走腹之期门,皆从足走腹也。 (手三阴经指的是: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从中府穴循行到大指的少商穴,手少阴心经从极泉穴循行到小指的少冲穴,手厥阴心包经从天池穴循行到中指的中冲穴,这都是从脏腑循行到手的经脉路线。 手三阳经指的是: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从第二指的商阳穴循行到头部的迎香穴;手太阳小肠经从小指的少泽穴循行到头部的听官穴;手少阳三焦经从第四指的关冲穴循行到头部的丝竹空穴。是从手循行到头的经脉轨迹。 足三阳经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部的睛明穴循行到足小指的至阴穴;足阳明胃经从头部的头维穴循行到足第二趾的厉兑穴;足少阳胆经从头部的前关穴循行到足第四指的窍阴穴。是从头循行到足的经脉轨迹。 足三阴经指的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从足大指内侧的隐白穴循行到腹部的大包穴;足少阴肾经从足心涌泉穴循行到腹部的俞府穴;足厥阴肝经从足大指外侧的大敦穴循行到腹部的期门穴。是从足循行到腹的经脉轨迹。) 外注:三阴三阳外化为天之气则为风寒、暑(热)、湿、燥、火六气;外化为人之经脉则为六经;外化为脏腑则为六脏(五脏加心包),六腑。这六气,六经,藏象都在某些方面符合三阴三阳的运动变化规律,相互之间存在着相感、相通、相因的联系。 雷公曰:逆顺若何?(何为逆行和顺行呢?) 岐伯曰:手之阴经,走手为顺,走脏为逆也;手之阳经,走头为顺,走手为逆也;足之阴经,走腹为顺,走足为逆也;足之阳经,走足为顺,走头为逆也。(手三阴经,从脏腑循行到手的为顺行,从手逆行到脏腑的为逆行。手三阳经,从手循行到头的为顺行,从头逆行到行的为逆行;足三阴经,从足循行到腹的为顺行,从腹逆行到足的为逆行;足三阳经,从头循行到足的为顺行,从足逆行到头部为的逆行。) 雷公曰:足之三阴,皆走于腹,独少阴之脉下行,何也?岂少阴经易逆难顺乎?(足三阴经都是从足循行到腹,为什么惟独足少阴肾经下行?难道是足少阴肾经容易逆行难以顺行吗?) 岐伯曰:不然,冲脉者,五藏六腑之海也,五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下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冲,循阴阳内廉入胭中,伏行(骨行)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由少阴经渗三阴,其在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邪结则跗上脉不动,不动则厥,厥则足寒矣。此足少阴之脉少异于三阴而走腹则一也。 (不是的,冲脉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禀受它气血的濡养。其上行的一支,出于咽喉上部和后鼻道,向诸阳经渗灌精气。向下的一支,注入足少阴肾经的大络,从气冲部分出,循两大腿内侧缘进入胭窝横纹处中点,即委中穴。伏行在脂骨之内,下行于小腿深部胫骨内侧之后,到足内踝之后的跟骨上缘而分出两支。下行的分支与足少阴经并行,将精气灌注于足三阴经。冲脉循行于身体前面的,隐伏循行,从脚背的络脉而出,下行循行到大趾间,使元气渗入各条经脉、温养肌肉。因此,邪气结在脚背的络脉上,脉就不会跳动,不跳动人就会厥逆,厥逆时足部就会寒冷。因此,足少阴肾经的循行与足三阴经稍有差异,但是它循行到腹部则是一致的。) 外注:《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雷公曰:其少阴异于三阴者为何?(为什么足少阴肾经的循行与足三阴经循行不同呢?) 岐伯曰:少阴肾经中藏水火,不可不曲折以行,其脉不若肝脾之可直行于腹也。(足少阴肾经,其中隐藏着水火二气,不能不通过曲折的路线以循行它的经脉,不像肝经和脾经可以直行到达腹部。) 雷公曰:其走腹则一者何?(为什么足少阴肾经循行到腹部则是一致的?) 岐伯曰:肾之性喜逆行,故由下而上,盖以逆为顺也。(肾经的特性是喜欢逆行,因此由下向上循行,此时是以逆为顺。) 雷公曰;逆行宜病矣。(经脉逆行,很容易病啊。) 岐伯曰:逆而顺故不病,若顺走是违其性矣,反生病也。(以逆为顺,因此不会生病。如果由上往下顺行,就会违背其循行的特性,反而会生病了。) 雷公曰:当尽奏之。 岐伯曰:帝问何以明之?公奏曰: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髁必动。乃可以验逆顺之行也。(黄帝会问怎么样才能证明?你可以回奏以理论作为引导,通过切脉进行验证,少阴经在足髁部的脉必然会跳动,如此就可以验证少阴经的逆行和顺行。) 雷公曰:谨奉教以闻。(谨尊您的教导) 陈远公曰:十二经脉有走手、走足、走头、走腹之异,各讲得凿凿。其讲顺逆不同处,何人敢措一辞。(十二经脉,有走手、走足、走头、走腹的差异,分别讲得有理有据。其中所讲的顺逆不同之处,有谁敢随便议论一句呢?)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