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 陈世坤 践行至简心法 2023-09-18 06:08 发表于河南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黄帝问曰:为何气口之脉,可以主五脏之气?也就是说单独的诊查气口之脉,为什么能知道五脏的变化呢?什么叫“气口”?气口也叫寸口,也叫脉口。在两手桡骨内侧桡动脉诊脉的部位,这个部位也是肺经太渊穴的部位。肺主气,司呼吸,肺主一身之气,气的盛衰在这个穴位上有一定的体现,所以叫气口。肺朝百脉,主治节,脉之大会聚于此,把太渊穴这个位置动脉的搏动,就能知道全身的脉象变化,其实就是脉之全息,所以也叫脉口。中医的全息理论就是通过局部的情况能映射出全身的变化,源于投影与反向投影原理的切换。张景岳说∶“气口之义,其名有三,手太阴肺经脉也,肺主诸气,气之盛衰见于此,故曰气口。肺朝百脉,脉之大会聚于此,故曰脉口。脉出太渊,其长一寸九分,故曰寸口。是名虽三,而实则一耳。”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胃是水谷之海,是六腑的源泉。饮食中的五味入口后,都储藏在胃,经胃磨碎之后进入小肠,小肠再消化食物之精华,通过脾的运化转输以供五脏之气,即是“藏于胃以养五藏气”。脾是足太阴,气口这个位置在太渊穴,也是手太阴肺经的所过之处,都是太阴,一个是手太阴,一个是足太阴。故“气口亦太阴也。”手太阴和足太阴二者是相联系的,一个主气,一个主味,叫做“手足太阴一气贯通”。所以“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五脏六腑的气和味都是来源于胃,反应到气口上。备注:为什么中医学把脉只把手腕桡动脉这一个位置就能候全身,岐伯的回答非常简练,并直击要害。我们吃的饮食进入胃,经胃磨碎之后进入小肠,小肠再消化食物之精华,经过脾的运化输送到五脏,这就是味。肺主气,气通过手太阴肺经这个位置而变见。通过太渊穴这一个位置就知道了全身的气味。而全身的气和味对应的就是五脏和六腑,五脏六腑的所有变化都是通过这一个部位就变见出来了。“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心肺居于膈上,属于上焦,心肺受自然界的五气,因此心肺要是有病“鼻为之不利鼻也”子就不通利了。鼻为肺之窍,因为心肺是同出于鼻,故“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这句话马莳在《注证发微》里作了注解∶“五脏为心肺居于膈上,受此五气,故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然则脾有病者,安能辨其五味哉”。他用反问的语气来提醒我们,因为“手足太阴一气贯通”,如果脾有病的话,鼻子也会出问题。脾胃湿气重了之后嗅觉功能就会下降,就辨不出味来了。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里也作了非常全面的描述:“气味之化,在天为气,在地为味。上文言五味入口藏于胃中,味为阴也。此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气为阳也。鼻为肺之窍,故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观此两节曰气曰味,皆出于胃而达于肺,亦变见于气口,故气口独为五脏主”。“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意思是凡是医治疾病,必先问清楚病人的二便情况,谨慎详细的辨别脉象,仔细观察病人精神状态及病痛之所在。“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就是如果一个病人迷信于鬼神就不要与他谈论医学之道。如果病人不愿意接受针石的治疗手段就无需向他说明针石的技巧,更不需要跟他讨论医学的理论。“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就是如果一个病人有了病而不允许你医治的话,那这病也必定不能治好,就是勉强的给他治疗,也不会收到预期效果。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