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 陈世坤 践行至简心法 2024-01-20 08:08 发表于河南原文∶“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皆有一个不学而能的共性,叫生而能食,这个共性就叫道法自然。“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不要偏性的认为这只是后天之本,先天跟后天从来不离不弃,孤其一不生,独其一不存。后天之气与先天之气是一不是二。后天离开了先天就不能变化,先天离开后天不能充养。故,岐伯曰:“先天之气不交于后天,则先天之气不长。后天之气不交于先天,则后天之气不化。二气必昼夜交,而后生生不息也。”《灵枢·平人绝谷》曰“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跟这一切说的是一个意思。长沙马王堆三号西汉古墓出土了《却谷食气篇》的帛书。作者不详。是现存汉以前辟谷服气术最早的著作。该篇中说:“去谷者食石韦。……首重、足轻、体轸,则昫(呴)炊(吹)之,视利止。”大意是说初行辟谷时往往会产生头重脚轻、四肢乏力的饥饿现象,要用“吹呴”食气法加以克服。古代辟谷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服气辟谷”,即辟谷绝食,只喝清水,同时吹呴食气,通过呼吸大自然的清气来维持生命,有点练气功的意思。还有一种是“服药辟谷”,即不吃谷物,但要服药以代谷食,常用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服用,据说可以辟谷很长时间。晋代有一位道教理论家名叫葛洪,在他写的道教理论性著作《抱朴子内篇》中是这样说的:“‘或曰:“敢问断谷人可以长生乎?凡有几法,何者最善与?’抱朴子答曰:‘断谷人止可息肴粮之费,不能独令人长生也。’”大意是说,断谷只可以节约一些粮食,不能使人长生成仙。既然连笃信可以修炼成仙的葛洪都这样说,辟谷能不能成仙也就不言而喻了。老子说:“复归于婴儿”。婴儿精满气足神全,心还不散乱,并能定下来,婴儿不吃不喝能活几天呢?《灵枢·五味篇》:“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吸收一份精华而化生所有能量的外用,这个“三”就是三生万物。你要不要吃,要不要睡,身体知道。王阳明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修身养性本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顺其自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就是修行。辟谷只是修复身体的一个对治手段,轻断食能把储藏的垃圾给代谢掉,减轻脾胃运化的负担。例如佛家主张的过午不食就是最有效的办法。精满气自然就足,不需要人为的干涉,它是一个自然运化的过程。在“气足不思食”的基础上的,在修行者的身上表现的是被动断食,是一种很自然的无为状态。如果我们还没有达到那种状态,有为地主动断食,就是把方向走反了。这个气,就是我们说的宗气,也叫中气。“宗者,主也”,各脉之主。先天精气加上脾胃所生的精微之气,再加上肺吸纳的自然清气,三者混而为一,积于胸中,称之为宗气。宗是聚集的意思,众脉之气所聚集的地方,叫做宗气。胃气是宗气的基础,故曰“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五脏六腑皆藉胃气为生,故,岐伯曰:“救胃肾之气,则绝者不绝,变者不变也。”岐伯又曰:“人以胃气为本,四时失调,致生疾病,仍调其胃气而已。”《类经》曰:“人生所赖者水谷,故胃气以水谷为本,而五脏又以胃气为本。若脉无胃气,而真脏之脉独见者死,即前篇所谓但弦无胃、但石无胃之类是也。然但弦但石虽为真脏,若肝无气则不弦,肾无气则不石,亦由五脏不得胃气而然,与真脏无胃者等耳。”马莳曰:“此言五脏以胃气为本,而胃气以水谷为本,是无水谷者无胃气,无胃气者,真脏之脉见也。即如肝脉当弦而不弦,肾脉当石而不石之类。”张志聪曰:“此言五脏元真之气,亦皆胃腑水谷之所生也。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气者水谷之所资生,故人以水谷为本,胃绝水杀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也。所谓无胃气者,真脏脉见而不得微和之气也。又非惟微和之为胃气也,即真脏之脉,亦胃气之所生也。故曰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故五脏各以其时自为,而至于手太阴者。春为弦,夏为钩,秋为毛,冬为石,皆得胃气而为之也。故曰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