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 陈世坤 践行至简心法 2023-08-24 15:23 发表于河南
“太极者,平衡也。”《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平衡则万物皆春,不断调节维持平衡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平衡是太极的核心,而核心的那个点即是“中”。
“中”的甲骨文有很多,它的形象并不总是上下各两条旗斿。有的只有上面有两条旗斿,下面则没有;有的是上下各一条旗斿;有的是上下各两条旗斿,外加上中间还有两条旗斿。显然,这代表了甲骨文“中”字在不断变化,富有多变性。
甲骨文“中”字的旗斿,除了有数量上的变化之外,这些旗斿在方向也有变化,要么是向左,要么是向右。我个人认为,这种左右的变化应该代表了古时对风向的测定。在中国麻将里,东、南、西、北全是风牌,红中为箭牌,其实是用红中这个箭牌来定风牌的风向的,所以红中是一种万能牌。
甲骨文“中”的口有的是圆的,有的是方的,而“中”字的这一竖刚好贯穿圆心或这一竖刚好贯穿方形中心,而贯穿的这个点,非常形象的告诉了我们,这个就是中心,中正之意。
《周礼·射人》中写道:“与太史数射中。”表明“中”字有了“当中”之意。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书籍《仪礼·大射仪》中写道:“中离维纲。”印证了“中”字有了“中心”之意。
《礼记·玉藻》中写道:“头颈必中。”表明“中”字有了“正”、“不偏不倚”之意。春秋时期的《春秋》中写道:“夜中,星殒如雨。”表明“中”字有了“一半”、“当中”之意。
《黄帝内经·素问》中写道:“五中所主,何藏最贵。”曹操《短歌行》:“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表明“中”字有了“在内”之意。战国时期的《战国策·齐策二》中写道:“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表明“中”字有了“合适”、“适当”之意,等等。
《论语·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第一次提出了“中庸”二字,并进一步表达了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老子·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中、气、和”,三个字内涵丰富,体用兼备,象数理气齐全。“中和”是儒家中庸思想的核心部分,朱熹《中庸章句》注释:“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此中之“庸”言之平常,却难以真正落实。何为平常?心行平直曰“平”,知常曰明谓之“常”,即是万缘脱去心无事,了无牵挂平常心。
《老子·道德经》中又说:“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保持不偏不倚,不修不整,不执不取,不去人为的干涉,不去人为的渲染,道法自然叫做守中。
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什么叫“厥中”?厥是阴阳的转换点,如中医中说的“厥阴”,就是阴尽而阳生。“厥中”就是把“中”作为阴阳的平衡点,偏性皆打却,中道自然生。
一心三藏是一个圆满平衡和谐的“一”,这个“一”就叫中道。一心三藏执其中之一即是偏执,偏执就“二”了,就失衡了,失衡就叫不中。
儒释道都让我们守一,执一,抱一。其实就是让我们不可起分别心,起了一个分别心就离开了“中道”就“二”了,二心为恶,就叫不中。守一,执一,抱一不是不撒手,不是不放下。不守而守,守而不守,不落一处。无所住而念头通达即是圆满如一。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