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易其至矣乎?”孔子说《易经》的学问,是世界上一切学问的顶点。“易其至矣乎”,就是到了顶点的意思,没有学问可以超过它的范围。
《易经》——万经之经!它是群经之首、也是群经之始。所有的东西都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还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易经》,曾给出这样的定位:“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可以说,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讲,《易经》的影响都是世所罕见的,也从来没有一部著作能够产生如此广泛而重要的影响。
数千年来,中国的文人学士们都将《易经》作为一部值得日日、时时研读的经典,研习并遵从其中的道理。儒家创始人孔子说,“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唐代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大医学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知医”;宋人叶采也曾讲,“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足见《易经》对后世人的重大影响和吸引力。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易经》是古圣先贤集体创作的成果。在中国古代,差不多所有东西都是集体创作的,很少有一个人单独完成的。古圣先贤在帮助我们做两件事:一件事是在唤醒智慧,让我们进入永生纵向提升,这是真正的本质,它是跟每一个人生命的意义紧密相连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建构一个在三维空间适合的修行道场。把人在三维空间的社会关系,定到一个相对稳定,相对自然的一种人际关系状态里面,这个时候不是便于我们在现实做事为目标,是便于我们在现实中容易修行。
《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吕氏春秋》上称作“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一套纵横能量关系的逻辑架构,乾道纵向无限“通延”,坤德横向无限延伸,乾道和坤德组成一个无穷多维度的“天网”,在这个“天网”内,包含无穷多的太极,“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任何一个太极的当下能量结构,都可以无漏的在这个时空“天网”内表达出来。你就是修到“无上正等正觉”的境界,修到佛的境界,一样会有一个无极同体的能量结构表达,甚至可以表达出这个能量结构趋势。老子、佛祖就是因通透纵横能量关系,普阅周天之事,能遍识“天地人神鬼,蠃鳞毛羽坤”周天之物。
乾道和坤德是东方智慧的精髓,这两部分能量构成我们宇宙空间整体能量结构的一个最简单的描述。乾道能量和坤德能量,是整个宇宙空间的自然能量关系,这种自然能量关系,投投射和呈现出来的,是三维空间和谐的生命存在。
现代科学发达,证明宇宙的根源是“能”。人与宇宙万物,无不由于“能”而产生。宇宙一切最基本的存在是能量波,也叫正弦波(sinx),无穷无尽的能量波构成了无穷无尽的众生,构成了万事万物。中国的龙,就是能量波的图腾,本质上龙就是能量波,这是一切最基本的存在。《易经》一开篇讲的全是龙,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惕龙,龙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全是正弦波。《易经》建构整个宇宙存在的一个最基本描述上,描述得如此之通透,把所有存在的来龙去脉讲的很清楚,来龙来的是能量波,去脉去的还能量波。
龙(乾)代表一切的初始,凤(坤)代表一切显化的可能。龙真正的本身是不显的,所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个正弦波根本显化不出来,看不见的,它就是一念。那么什么样的可以显化呢,当两个能量波同频共振的时候它形成这个结构,它才具备了显化的功能,也就是它出现了四象和五行,四象和五行也不显,但它具备了显化的基础,也就是能量结构出现了。
人能够关联天地能量的相交,人的观测参与,三个能量波的参与就可以显化了,显化出来就是八卦,六十四卦,这种叠加的关系,它已经具备了各种显化的可能性,这就是凤凰,这就是凤。龙代表一切的初始,就是正弦波,凤代表一切显化的可能,就是整个时空能量结构。龙和凤在现实中我们都见不着,我们不会见到真实的龙的存在,我指的是基本的大部分情况下,但是有些人在梦中,在这种高维能量状态下,他可以见到龙的显化和凤的显化,那都是一个图腾的表达,但是它想表达的本质是能量波。
能量波是最简单的能量结构,在佛家叫一念,叫做一念一众生;在道家叫做一阴一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太极;在中华文化叫龙,所以我们说我们是龙的传人;现在技术叫做一个信息单元;能量波在数学里的表达是是正弦波,就是 Sin(x)。那么在《易经》里,这一横就是一条龙,就是一个能量波,叫“一画开天”, 它代表了所有事物的运动规律和存在规律,最本质的共性的规律。
一个简单的能量波也叫“道生一”也叫“无极生太极”, 这个“一”就是一阴一阳,就是一个太极,就是一个能量波,它是最简单的存在,所以也叫简谐波,这就是“大道至简”的由来。
“一生二”叫做“是生两仪”,这一个能量波是阴阳合一的,能量波的上面的这一个鼓包就是阳,下面这个鼓包就是阴。如果我把阴阳用a、b代表的话(a代表阳,b代表阴),a+b=1。
万事万物的构成就是“法于阴阳,合于术数”。“合于术数”就指的是能量波的同频共振。一切的存在都是因为两个能量波同频共振而开始,能量波同频共振,就是一切存在的基础了,它会形成能量结构。
两个能量波相互作用的时候就是(a+b)²。当两个能量波相互干涉的时候,两个能量波干涉就是最基本的能量叠加开始的时候,就形成了四象和五行,叫做“一生二”,两仪生四象。(a+b)²就等于=a²+ab+ba+b²,这也就是“四象”。a²就是太阳,b²是太阴,ab、ba是少阳和少阴。太阳是火性能量,太阴是水性能量,少阳是木性能量,少阴是金性能量,他们的综合能量就是土性能量,这叫“五行”。所以金、木、水、火代表了四种天性能量共振状态,而土代表了一个中性能量共振状态,就是他们四个的综合。
三个能量波共振,叫做“二生三”,就是(a+b)³,(a+b)³一展开正好是八卦,所以八卦是我们的三维空间能够看到的最简单的物质象。八个物质象乘以八个信息集合,就会构成八八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种一切存在的基因,就是我们三维空间一切存在的基本频谱,也就是这六十四种频谱。所以这六十四种频谱再继续叠加,就构成了我们这个空间里的万事万物,叫做“三生万物”。
阴阳自身有互生互根,对立统一,自然化育的属性,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现代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其实都是《易经》的表达。
二进制,就是数字逢二进一,这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原理, 系统的提出二进制观点的人是德国的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也就是跟牛顿争夺微积分发明权的那个人,据说莱布尼茨是根据中国《易经》发明了二进制。那我们应该来说一下了,这个八卦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推演的八卦?我们知道一句话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就是指万事万物一阴一阳两种形态,用一个阴爻一个阳爻来表示(阴爻用中断线“- -”表示或数字“0”表示,阳爻用连线“—”表示或数字“1”表示)。
太极生两仪就是(0+1)=1
两仪生四象,就是(0+1)²,第一象叫太阴,二进制就是00;第二象叫少阳,二进制就是01;第三象叫少阴,二进制就是10;第四象就是太阳,二进制就是11。两个能量波相互作用的时候就是(0+1)²,展开就是00、01、10、11。
八卦就是增加了一个观察者的能量波,就是“二生三”,“震”卦符号是☳,二进制为100;“巽”卦符号是☴,二进制为011;“离”卦符号是☲,二进制为101;“坤”卦符号是☷,二进制为000;“兑”卦符号是☱,二进制为110;“乾”卦符号是☰,二进制为111;“坎”卦符号是☵,二进制是010;“艮”卦符号是☶,二进制是001。
三个能量波相互作用的时候就是(0+1)³。(0+1)³一展开正好是八卦,就是100、011、101、000、110、111、010、001。
从近现代西方学术界的角度看,自认识二进位制数之伊始,就与《易经》结伴而行。从莱布尼兹发表文章公布二进位制后,《易经》与二进制问题作为东方文化的一个特色,一直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注意。他们对深邃的易经图进行研读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成果。一直到前世纪二、三十年代,几乎还没有人对中国古代二进位制的原理发明表示怀疑或商榷。从严格意义上说,莱布尼兹对二进制的贡献不是发明,而是演绎与传播。
《易经》一种具有开放性的经典文本,后人可以对它做出合乎内在逻辑的各自理解和解释。在这种解释学立场下,我们既没必要否认莱布尼兹用二进制解释《易经图》的合理性,也没有必要对《易经》中蕴含二进制原理的说法持反对态度了。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