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 跟王阳明学修心 2023-12-05 12:02 发表于贵州生活有多难,就有多勇敢。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在有限的日子里完成无限的自我超越和前进,故而我们需要倍加珍惜当下的每一步、每一个选择。正如王阳明提倡“本心”,只要依照本心做事,积极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那么自己的世界便是光明的。禅不在外象之中 《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大的声响反而是听不到声响,最大的形象反而是看不到它的形象。对世俗之人来说,他们总以为自己所要追求的东西,藏在最繁华和最伟大的状态之中,其实并非如此,我们想要的一切,在最平凡和最淳朴的本性之中都能找到。如同道家思想中的“道”,如同佛家思想中的“禅”,都在自己的本心之中,并不在外。古人云:“此身已在含元殿,更从何处问长安。”王阳明有一天在讲学,一位朋友就请教他说:“修行的功夫不真切怎么办?”王阳明说:“学问的功夫我曾经用一句话就把它讲透了,为什么现在越说越远,都看不到根基了?”这时朋友说:“致良知是听过了,但还需要讲明白。”王阳明说:“既然知道致良知,还有什么可以讲明的呢?良知是本明白的,切实用功就是了,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说,越说越糊涂。”朋友又说:“我正是希望您讲明如何做功夫?”王阳明说:“这必须你自己去探求,我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说,从前有一位禅师,别人来问佛法,他就把拂尘提起来,有一天他的徒弟把拂尘藏起来,看他用什么办法,禅师找不到拂尘,就空手做了一个提拂尘的动作。我这个良知就是启发人的拂尘,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可提的呢?”过了一会,又有一个人请教功夫的关键,王阳明左看右看就说:“我的拂尘在哪里?”一时之间在坐之人哑然而笑。王阳明说:“这必须自己探求,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诉说这种状态。”正如同我们在追求某些事物的时候,总是执着于表象,想用表面的文字和方式来彻悟自己想追求的智慧。但这样的方式只是本末倒置,真正想要追求的智慧,需要用心去感悟,诸如道家思想中的“道”,都是如此。世人总有这样一个困惑,总抱怨:“为什么明白这些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你明白的那些道理只是学会了,并没有真正的悟到,别人告诉你一件道理之后,自己真切的从生活中去感悟,才能将这个道理融入自己的生命。别人的作用只是点化,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用心去感悟,不可执着于言语之中。有一日佛陀登上法座,准备向僧众说法,但是众人等了许久,却始终未听到佛陀说出只言片语。片刻之后,文殊菩萨敲了一下惊堂木,对僧众说道:“诸位仔细啼听,观察佛所说法,佛的法就是如此。”然后佛陀一言不发地下了座。佛陀的一言不发并非未曾说法,而是告诉大家“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以“无言”告诉大家“智慧在无言处”的道理,这不正如道家思想中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吗?真正的智慧需要通过表象去用心感悟,而不是执念于表象之中。本心即为禅境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再去看王阳明的智慧,而王阳明所说的,透过表象去看到的智慧,就是修行的功夫在自己本心的道理。《菜根谭》中说:性天澄澈,何必谈禅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魂。本性清明纯真的人,饿了就吃渴了就喝,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身心健康;心中迷乱糊涂的人,即便谈论佛偈,也都是在浪费自己的精力。一个人的平常生活本来就是禅境,如果身处禅境之中却看不到禅,反而用所谓的佛语感化自己,这不是本末倒置的虚伪吗?这不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吗?谈佛论道需要在内心清静的基础上,为自己的本性加持,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在的形式来度化自己的内心,否则,这种本末倒置的行径也违背禅的最高境界。无论是释家的禅,还是道家的道,皆是如此。世间一切都只是万物,包括琴棋书画此等高雅志趣,不过是调节自身的工具,而非寄托禅意的根本,因为禅意自在本心之中,人生的真谛也藏在日常生活中,藏在吃饭睡觉的简单事物之内。一个人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杂乱,让杂念不浸染自己内心,使自身发挥自己的天性,顺应自然的去生活,这本身就到达了禅的境界。踏踏实实吃饭,踏踏实实睡觉,好好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所以王阳明便说:“良知本是明白的,切实用功就可以,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说越说越糊涂。”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文字 | 整理自网络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
人们总是说的多,做得少。
真正把自己说过的话都做到就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