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聖元〇道家内丹学2023-05-15 12:29发表于广西
儒家内圣心法阐微
儒释道三家内圣心法,均以心性修养为主要对象,其全体大用,均以心性为本。下手在此,了手亦在此。
佛家以“明心见性”为功夫为头脑,
道家以“炼心炼性”为功夫为头脑,
儒家以“存心养性”为功夫为头脑。《大学》提正心诚意《中庸》提率性尽性孟子除提存心养性外,又提尽心尽性。然此数者,以单提“存心养性”四字较为浅明妥切易人。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
养性者,养其本性也,亦即养其天心天性也。人与天俱来之本来心性,无不纯乎至善;故只须存养之勿失,勿为后天境地与乎物欲意念所转,便自可入于圣地而与天合。
故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为尽心之本,养性为尽性之本。
《中庸》除开宗明义标提“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外,其言以至诚尽性时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尽性功夫,扩而充之,即可与天地参;这全是一最简要明白之“天人合一”功夫。
存心养性,不但为尽心尽性之本,且亦为炼心炼性与明心见性之不可欠缺的功夫。道家之炼心炼性,固须从存养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见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养之何以得见。且也。明之之后,犹须存之;见之之后,犹须养之;存养勿失,久而弥光。
不然,修证功夫,于证得明见之后,固可立地成佛!然于明见之后,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养,即于成圣 成道 成佛以后,仍不可有一时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动!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尔败之!故必须守而勿失,死而后已方可。历来儒家中人,好剽袭佛家明心见性之旨以为用,庶不知儒门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为方便说教也。举心即性见,举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与命与心与性与理与道,要皆是一体,亦可以说,皆统于道,分于道而具异名,名异而体同也。“天地与我同体,万物与我为一。”言理如是,论功夫则尤然;由静极定笃中,自家心上,自可证到。
大程子曾云: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
又云: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
又云:“性与天道,非自得之则不如:故曰:不可得而闻。"盖只能默而识之,契而会之也。
又程子论及心性时亦云:“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自存诸人言之谓之心。”
又云:“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一也。圣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静”“性即理”说。其实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统归之于一道,即天下万事万物,均无不可打成一片,而统之以道。故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又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又曰:“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故修圣,以修道为第一。
夫修圣人之道,贵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为人之主宰,亦为宇宙天地万物之主宰。故象山与阳明继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说之后,力倡“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门“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与明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之说,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与“佛即众生,众生即佛”等心佛一体、佛与众生一体之说,实深为高远矣!
唯欲真能达到宇宙与吾心一体及天地万物人我一体之无上境界,不能说只会得此理说得此理即能达到,须从心地上性地上切实做功夫,脚跟确实踏到,且能在功夫上契得;心与物冥、理与事冥、性与道冥、道与天冥之神圣境界,浑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无内外,无将迎,无物我,无动静;此则已至“由太极而无极境界”矣!(按:非由无极而太极境界)
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务者,外求其道于天下万事万物,永世而不可得;反求之于吾心,便即得之矣。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故求其道于吾心,自可普万事而无或遗。
孔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足以为道。"
经曰“道在尔躬”“道在尔心”,岂远乎哉?余故常谓:“道外无心,心外无道。"用佛家语意说,则“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当体即得。是故与其倡“心即理”“性即理”,远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备赅万理,万理皆归一道。自伏羲、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轲止,圣圣相传,皆言道而不言理,传道而不传理。所以然者,以举道而理自在其中矣!
宋儒之特举理字,以立理学。除标新立异别开蹊径而外,岂有他哉?韩愈力倡道统之说,宋儒意欲创“理统”以继“道统”!并求之于禅释,且复分裂道术,各执一端,而有程朱陆王之千古公案,纷争不息,延及各家门人,亦复互相攻讦,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来无一物,本来无一事,一经各立门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辩而理愈纷,理愈争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谓“无事生事”“无争生争”者也。
夫道,寂然无物,无形、无名、无体、无象,远存于先天之上,近存于一心之内,广被万物而无或遗,中应万事而无不当。故天下万变万化,要皆备于吾心,一心不动,肆应咸宜。
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于吾心也。举心,则性自在其中矣;举性,则道自在其中矣;举道,则天地万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儒家之道统圣脉,一是以“存心养性”为功夫为头脑。
或问:心性存养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静而已矣。心之体本静,性体亦然;感于物而动,缘于欲而动,动则失其本,而违于道矣。道不可须臾离,故心不可须臾动,天地万物,生于静而长于静,失于动而亡于动。
余故曰:“静罔不吉,动罔不凶。”此古哲之所以谓“一动不如一静”也。《大易》所谓“寂然不动”者,所以存其本心,养其性体也。
所谓“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动,则湛然无物;湛然无物,则洞然虚明;洞然虚明,则有感即应,应而遂通矣。其所以能应而遂通者,盖洞然虚明,则灵觉不昧;灵觉不昧,则一神独耀;一神独耀,则无知而知,无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应,而应无不通也。
恬淡虚无,精神内敛
清静无为,静定归真
千聖一心,万古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