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錢穆先生钱穆与中国文化 2023-03-13 07:45发表于上海 中国人认为人应该在“人群”中做一人。从事实看,没有人不是在人群中做人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此一事实,似乎是无可怀疑,无可争论。
但如果我们今天都要讲独立,试问怎么独立呢?还是脱离人群而独立,抑还是在人群中独立呢?那就有问题了。又如讲自由,是在人群里自由,抑是脱离人群来讲自由呢?又要讲平等,也是一样。抑是在人群中争取?还是怎样般的平等呢?
西方自法国大革命以后,提出了“独立”、“自由”、“平等”这几个口号,人人要争取,好像成为人类最高理想,谁也不能否认。但那些实际上都是要在人群中来争取。——《中华文化十二讲》
要做人,得在人群中做,得在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人中做。要做人,必得单独个人各自去做,但此与个人主义不同。此每一单独的个人,要做人,均得在人群集体中做,但此亦与社会集体主义不同。要做人,又必须做一有德人,又须一身具诸德。父慈子孝,君仁臣敬,亦非有上下阶级之不平等,此乃所谓“理一分殊”,易地则皆然。慈、孝、仁、敬、信五德,皆发源于人心,心同则理同,故分虽殊而理则一。亦可云德殊而心则一。人心与生俱来,其大原出自天,故人文修养之终极造诣,则达于天人之合一。人处家庭中,便可教慈、教孝。处国家及人群任何一机构中,便可教仁、教敬。人与人相交接,便可以教信。故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乃一切寄托在人生实务上,一切寄托在人生实务之道德修养上,一切寄托在教育意义上。
中国文化之终极理想,则全人生变为一孝、慈、仁、敬、信之人生,全社会变为一孝、慈、仁、敬、信之社会。天下则是一孝、慈、仁、敬、信之天下,宇宙亦如一孝、慈、仁、敬、信之宇宙。此惟人文中心、道德精神之弥纶贯彻,乃始能达到此境界,完成此理想。——《历史与文化论丛》
钱穆(1895—1990),史学大师、国学大师,著有《国史大纲》《国史新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研究法》等1700余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
钱先生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