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无住师兄圣贤智慧课堂2023-05-10 14:29发表于湖南
古代的圣人,总是习惯于拿水来做比喻。比如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水具备至善的德性,因为它利益万物,而从不与万物相争,而是甘于居下,这也就近乎于道了。
孔子也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一去永不复返。表面上理解是对时间要珍惜,其实是隐喻世间之人不懂得严格的修身以续慧命,而只为了追逐名利前仆后继,任由生老病苦的折磨而昼夜不停的奔劳。
佛家经典所讲的,“阿赖耶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们的阿赖耶识是特别深细的法,难知难懂难证,阿赖耶识里面所藏的种子,如瀑流一样不断的流注,过去现在未来,没有一刻停止过。
南师说,关于水的比喻,我们要深入的去体会。人的心理状况,永远都像一股流水一样,心中的波浪,永远不能停止,所以就永远不能悟道,永远不能得道。
孔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流水是不能做镜子来使用的,就像我们的心中的妄念一个又接着一个,永远也不能停止,所以不能够见道。只有心里面的妄念彻底的止住了,静止下来了,才可以明心见性。
就像流水停止了,就可以做镜子,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有真正达到了止的境界,定的境界,才能够停止一切的动相。因为一切相都是虚妄不实的,本身就不存在,只是我们自心的一种显现而已,如果你的心能够如如不动,那么再去观一切相,都会发现它们是虚妄的。如经典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夫为什么总是有那么多的烦恼,痛苦呢?就是因为思想是紊乱的,心念不能得止。南师说,心念得止是一个人内在的基本修养,外在的行为也要做到止。
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目标,一个途径,止于某一点之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是思想散乱,没有头绪,也不是不断的变化,而是要制心一处,则无事不办。做什么事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不断的强化善的行为,那么恶的行为就不会发生作用,这就是专注于“至善”。《大学》中提到“止于至善”,如果能够制心一处,专注至善,那也就成就了。
-END-人生是一场修行,与圣贤为伍,与经典同行,我们都会离终点越来越近。我是“无住师兄”,愿修行之路,你我相伴,感恩相遇。喜欢文章请多多关注支持,你的支持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