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 黄小严 黄小言 2023-11-04 07:12 发表于广东人不可“旦旦而伐之”,这句话,青年们要特别注意,很多文章中,都引用这句成语,意思就是天天继续不断地消耗。例如,嗜好打牌的人,天天打牌,消耗精神体力,几年打下来,终于有一天,突然倒在牌桌上死了,这就是“旦旦而伐之”的结果。有的人,吸烟数十年,烟瘾越来越大,劝他不要抽,不可“旦旦而伐之”,可是他不听,结果也是罹患肺癌,要开刀治疗了。男女之间也如此,所谓“人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也是“旦旦而伐之”。所以这句话,已被广泛地引用,尤其是修道的道书上,用在生理卫生和饮食男女方面,特别引用这句话来提出警告。尤其是酒色两字相连,更加严重,指为“犹如双斧伐柯”,好像是两把斧头在砍,人的生命像一棵树一样,酒色就是两把斧头,“旦旦而伐之”,没有不砍光的。所有白天的行为,都是残戕我们自己生命的,白天的欲望、妄想特别多,非常忙碌,之后又用酒色两把斧头砍自己,生活等于死人戴了刑具,在那里受罪。孟子说:人有许多烦恼,等于戴许多刑具,反反复复的,就是“生活”,至于“夜气”——就是“平旦之气”,生活在都市中更可体会到,深夜中到旷地上,就感觉到“夜气”非常清凉、宁静。当然,白天心身都过度劳累的人,这时叫他起床,头脑昏昏的,只有“昏气”,哪里会有“夜气”。所以孟子又说:“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行为的修养,心理的修养,心身内部不能保存这一股清明之气的时候,孟子没有说离死不远,只能说跟禽兽差不多了。他这不是骂人,实际上人本来是动物的一种,他说,一般人看坏人,虽然形体上是一个人,实质上不过是一个动物,和禽兽差不多,只是以“人”称之而已。——《孟子旁通(下)》(告子篇)东方出版社酒色:生命中的双斧南怀瑾说,生活就像一棵大树,而酒色就像是两把锋利的斧头,狠狠地砍向这颗树。这两个词,酒和色,把我们的生命问题搞得更加复杂,就好像那两把斧头劈下去,树上的枝叶不断凋零。白天的生活充满欲望和妄想,我们忙得不可开交,而晚上,酒色又来把我们的生命剁得支离破碎,生活就变成了一种苦痛,就像戴上了刑具一样。白天的烦恼:生命的刑具南怀瑾告诉我们,白天的一切行为都在残害我们自己的生命。白天我们忙忙碌碌,埋头于各种欲望和妄想之中,仿佛是在不断砍伐自己的生命树,树叶飘零,生命逐渐消耗。孟子曾说,人们承受着无数烦恼,就像戴了许多刑具,日复一日,这就是所谓的“生活”。而夜晚,特别是在深夜和宁静的旷野中,我们才能感受到那股清凉和宁静的“夜气”。如果我们白天过度劳累,就算把人叫醒,也只有昏昏沉沉的“昏气”,而不是夜晚的宁静。这时,孟子警告说,如果我们无法保存内心的清明之气,我们将越来越接近禽兽的状态,这并不是贬低人类,只是提醒我们,我们原本也是动物的一种,差别仅在于我们被称为“人”。夜晚的宁静:远离禽兽南怀瑾强调了夜晚的宁静,这是一种清明之气,一种内心的平和。这种宁静能让我们远离禽兽的状态,帮助我们更接近自己内在的人性。然而,要体验到这种夜晚的宁静,需要白天的行为和心理修养。白天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烦恼,如果我们无法保持内心的宁静,我们将越来越接近禽兽。这并不是侮辱,而是提醒我们,人与动物并没有多大区别,除了我们被称为“人”。结语:反思生活,守护清明之气南怀瑾和孟子的话语提醒我们,生活中的酒色、欲望和妄想,都像锋利的斧头一样,砍伐着我们的生命树。白天的烦恼和劳累使我们渐渐失去内心的清明之气,而夜晚的宁静是我们远离禽兽本性的机会。要守护内心的宁静,我们需要反思生活,避免被白天的忙碌和欲望所困扰,不断努力修养内心,保持清明之气。这不仅有益于个人成长,还有助于创造更宁静、和谐的社会。所以,让我们珍惜夜晚的宁静,反思白天的行为,以守护清明之气,远离禽兽,更接近人性。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