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复旦南怀瑾项目部熏风自南来2023-05-10 16:46发表于上海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这几句话,正确的解释是“知者乐,水”。知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这是很自然的道理,不是我故意作此解释的。
为什么不是我故意的?再看下文就知道,他说知者的乐是动性的,像水一样。仁者的乐是静性的,像山一样。这不是很明白吗?硬是断章取义,说“知者乐水”是喜欢水,“仁者乐山”是喜欢山,这是不对的。有些人的学问修养,活泼泼的,聪明人多半都活泼,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这么个气魄,这么个气度。仁慈的人,多半是深厚的,宁静得和山一样。
所以下面的结论:“知者乐”,知者是乐的,人生观、兴趣是多方面的;“仁者寿”,宁静有涵养的人,比较不大容易发脾气,也不容易冲动,看事情冷静,先难而后获,这种人寿命也长一点。
1
温和之气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一项研究中指出:人在生气时,甲状腺激素会激增,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肝痛和胃病。
很多时候,健康出问题,大多是和情绪失控有关。在极端情绪下,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亮起红灯,最终吞噬你的健康。
遇事心平气和,少发脾气,身体才能健康无虞。
你看宇宙万物,譬如我们吃的水果、稻子、麦子、花木,是个静态的生长。静态是生命功能的一个状态。
换句话说,能源从哪里来的?是从静态来的,从空来的。所以我们在妈妈肚子里十个月的生命,是静态的。
为什么我们白天忙碌,到夜里要睡觉呢?因为需要静态。脑筋不休息不行的。
这个原理中国几千年前有个人,讲得最清楚,就是道家的老子。……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老子这个意思是说,天地万物的生命,“芸芸”表示大地上的草木非常多,数不清,用来比方万物。草木的生命力在根根上。为什么生长那么快那么多?因为根根吸收了天地间正的力量。根是什么?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这是讲静态的重要。
可是人的生命忘记了这个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等于世界上人类拼命消耗能源,早一点消耗完,就死亡了。
所以昨天讲到生命的来源,保持健康长寿,甚至想健康长寿,必须要学静。
2
慈良之质
一个人多行善事,自然能够远离病祸,以德行不断蕴养自己的身体。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这“无耻”两个字,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好像变成一句骂人的话,不大好听,不容易被人们接受。所谓“耻”,换一个名词来说,就是惭愧心。
我们常常会对人说:惭愧!惭愧!这就是“耻”,就是知耻;那件使你惭愧的事,往往是无耻之事。如果做人做事,不知随时随地反省检查自己过错的话,德行是不会有所进步的。如果能时时自我反省,发现自己的过错,那么这一天活着的生命,就是有耻,就是有惭愧心。假使犯了过错,不但不自我反省,反而自我辩护认为没有错,甚至推过于别人,那是“无耻之耻”,那就真正叫做“无耻矣”,也就是根本无惭无愧了。
孟子再说“耻之于人大矣”,有惭有愧之心,是平常进德修业最大的关键。
佛家学说也是如此,认为惭与愧,是人生修养非常重要的善行。“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有些人,非常聪明伶俐,做错了事,自己运用机心,很巧妙地为自己辩护,肯定自己没有错,这一类“机变之巧”的人,就是用心极不诚实,非常狡滑的人。“惭愧”两个字,对这种人根本用不上了。
孟子又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简单地来解释这句话,就是当你不如人的时候,假如自己还没有惭愧心,那你怎么能够做到和人家一样呢?
人都有好胜上进的心理,看见别人比自己好,却困于自己的坏习惯,只是自卑,不肯自求进步。其实,不必怕不如人,只要发一个惭愧、有耻之心,自己努力,别人也许十天就能做到,自己百日、千日总可到达与别人同样的程度吧,甚至超越。可是一般人,往往不会自我承认无耻,反而容易犯一个自卑感的毛病。例如看见同学有很高的成就,就不敢去看这个同学。
其实深刻进一步来说,能够有自卑感,已经是有知耻的动机,但是必须要拿出勇气,不要被自己的自卑感淹没,更要奋发向上进德修业。所谓“知耻近乎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做人做事要这样,修养心性更要如此。
3
怜悯之心
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我们这个仁还是不究竟。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这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我觉得冷了,想到别人也怕冷,要别人快去加衣服;想到自己,就联想到别人。假如我自己仁,看到别人不仁就讨厌,那我也是不仁。
南怀瑾说:做人的道理是应该如此,对于不及我们的人,不必讨厌她,要同情她,能够帮助的就尽量帮助她,即使不能帮助也要包容人,原谅人家一点,如果自己是对的,当然要助人,自己不对就免谈。
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眼睛看不见,但还是自己缝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针线来,就在哪里大声叫,要求同学帮忙他穿一下针线。但是她的同学,哪一班罗汉们,都在打坐入定了,没人理他。
释迦牟尼这位老师,就自己下来帮他穿好针线,交给他手上,教他怎样缝。这个学生一听到声音,才知道是释迦牟尼。他说,老师怎么亲自来?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而且马上对所有的弟子们上了一课说,人应该做的,就是这种事,为什么不肯帮助残废的人、穷苦的人?训了一顿话。”
孔子和释迦牟尼是不同国度的人,他们对待弱者的态度却是一样的,可见他们在做人做事的态度上,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