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跟王阳明学修心 2023-09-18 12:03 发表于贵州
脾气人人都有。
有的人,事不顺,言不合,就随意发脾气。而有的人,人再累,心再烦,也能淡定从容。他们不是没有脾气,而是修身养性,给人体面,于己周全。
“发脾气”,虽是一件常见不过的小事,但却最能看清一个人!
/
1
/
脾气稳的人,教养好
梁实秋先生说:“血气沸腾之际,理智不太清醒,言行容易逾分。”脾气,就像是一头猛兽,任由他放纵撒野,只会伤人伤己。
一个人的教养,就是无论面对什么人什么事,都能将脾气稳住。教养越好的人,脾气也就越稳,他们会:
对家人处处体贴包容,小事不争,大事不责,难事不避;对朋友时时温和谦让,能谅人过,可容人难,更记人恩;对孩子往往心平气和,沉得住气,弯得下腰,听得进话;对外面遇到的陌生人,心怀善意,有礼有节,进退得宜。
《格言联璧》有言:“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在这世上,很多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量,脾气难免易怒外泄。
懂得修身律己,为他人着想,体谅对方的不易,体会对方的无奈。心里装着别人,让人如沐春风,脾气稳定的人,才是真正的好教养。
/
2
/
脾气收的人,品行高
中国有句古话:“平时不知意,由怒窥人心。”
世事崎岖,人情冷暖,每个人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刻。而看清一个人,也不在风平浪静时,而是要经住脾气的考验。
人品差的人,易怒易躁,不给他人留体面,不给自己留安宁。不管是自己的过失,还是他人的不足,都要恶语相向,冷脸相对。而人品好的人,从不拿别人的过错折磨自己,更不拿自己的过错怨怼别人。
心里有气,他们自己纾解;心中有火,他们自己平复。妥善收敛自己的脾气,不做冲动的事,不行后悔之举,不伤他人之心。
《菜根谭》中说:“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品行的至高境界,不过是回归天然本性,守住内心清静。遇事不急,逢人不恼,脾气只收不发,是行走于世间最好的通行证。
/
3
/
脾气小的人,格局大
南怀瑾说过一句话: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下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越是有本事、格局大的人,脾气越小,也不会发脾气。这样的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任外界风吹雨打,任世事跌宕起伏,始终脾气温和,不动声色。
他们成熟理智,知道除了伤人伤身,发脾气是最无用的事。他们目标清晰,从来不会在情绪上计较,只在做事上认真。他们见多识广,读过书,行过路,遇过人,看过世界参差。深知人人都有难处,自然能够心平气和,容人、容事、容万物。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趟开视野、见世面的旅程。当格局够大,眼界够宽,心中有了一片汪洋,再多的小风小浪,也不会掀起波澜。
/
4
/
脾气大的人,心量窄
《醒世恒言》中讲:“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脾气大的人,目光短浅,处世愚钝,毫无雅量胸襟。
在他们心里,总感觉多的是看不顺眼的人和事,喜欢乱发脾气。因为芝麻小事,气急败坏,要争一时输赢,无理赖三分,得理不饶人。因为烂人烂事,纠缠不休,要辩当下是非,既浪费时间,也消耗精力。因为言语不和,立马破防,要图一时之快,结难解恩怨,输全部心情。
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偏偏还要放纵善变的情绪。在相处时,还会将自己的垃圾情绪和暴躁脾气,传染给他人,让人心生不愉。
王阳明说:“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做人做事,乱发脾气,心胸狭隘,是招灾惹祸的根源。如果生活中遇到这种人,一定要避而远之,趁早断绝来往。
窥一斑而知豹,落一叶而知秋。人情世故,百态人心,其实就藏在“脾气”二字中。留一双慧眼,守一份清明,看清教养品行,看懂格局胸襟。
余生,和脾气坏的人挥手道别,和脾气好的人相互滋养。
律己修身,遇见更优秀的自己;识人辩人,拥有更干净的圈子。
文字 | 儒风大家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