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许治邦淨明學苑2023-05-20 08:30发表于广西
关于“孝”的思考和体会
《论语别裁》读书报告
作者:许治邦
时间:2023年3月31日
按:2018年8月8日古国治老师成立中国文化读书会微信群,意在推动加入者共读中国文化之书,由此起,群友每月读一至两本中国文化之书,书写读书心得,净明学苑选编群友推荐之报告以飨读者。
《论语》前几篇多处讲到了“孝”,有一句却总是读不懂。
一、关于“孝”的疑问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南先生解释这句话时,推翻了前人错误的解释。“他们说看一个人,他父母还在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母死了的时候看他的行为,三年当中,没有改变他父母所走的路线,这个人就叫作孝子了……假使父母行为不端,就成了老鼠生儿的孝道哲学。通吗?不通!这些问题,都出在过去的误解。”
南先生说,“当父母在面前的时候,要言行一致。就是父母不在面前,背着父母的时候,乃至于父母死了,都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非常老实,说不接受就是不接受;如果作好人,就要作到底,父母死了,于三年之内,无改于父之道,说得到做得到,经过三年这么久的时间,感情没有淡薄,言行一致,一贯作法,这就是孝子。”
以我的理解,《论语》中所说的“无违”“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在清楚说明什么是“孝”。而南先生说的“言行一致”、“诚诚恳恳”、“如果作好人,就要做到底”,这些和“孝”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思考这个问题,但不搞懂心里总觉得有什么在障碍着自己。
二、“孝”是有情有义
百思不得其解后,找了其他一些解读想拓宽自己的认识,但与前人的错误解读都大同小异。直到读了《孝经》的谏诤篇,让我眼前一亮。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曾子说:“关于慈爱、恭敬、安亲、扬名的道理,学生已经听您讲过了,请问为人子的一切都听从父亲的命令,这可以说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如果父母有能够坚持正道、劝谏父母改过的儿女,父母就不会做出不道义的行为。假如父母有不义的行为,儿女不能不劝谏。如果一味顺从,这是陷父母于不义。如果父母、领导、朋友有不道义的行为、不正确的观念,我们就要劝谏。一味盲从父母的号令,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这段话让我明白,孝心是真情的体现,孝行却是要讲“义”的。就如南先生在解释“事父母能竭其力”时,讲的一个故事,说有个年轻人基于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为了孝养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对于这样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们觉得这个人“非其罪”也,因为人为了孝顺,为了医母亲的病,结果偷了钱犯了法,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在学问修养上看,对他的批评是“这个人没有受良好的教养”。
由此可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要坚守仁义之道的,要做一个既有情又有义的人。在发现父母要犯错的时候,要规劝。能规劝成功,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规劝失败呢?
《里仁》篇中,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女虽然及时规劝,但父母固执己见,眼见父母犯错,也不能翻脸或拍拍屁股走人,还是心存敬意,陪父母一起为错误买单。这种孝心令人赞叹,这就是无条件的爱吧,这种爱中也蕴含着感化的力量。
三、“孝”与“志”
南先生说,“父在观其志”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它包括了思想、态度。
“孝”与“志”是什么关系?或者立什么样的“志”才是“孝”?从《论语》的前后文编排中,仿佛能看出孔子弟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紧接着夫子求什么之后,就是这句,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求什么?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孔子说过“吾十有五志于学”,子路问过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南先生说,“孔子所说的志向,反映出当时的一个乱世的反面现象,也是孔子一生凄凄惶惶,急急忙忙要建立千秋万代生民教化的志愿。”
前后文一联系,就能看出孔子的弟子们对孔子不是父子却胜似父子的深厚情感,还有弟子们继承师志的那份孝心和决心。
四、“孝”与“行”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如何行?孔子的弟子中,在言行一致,做人诚诚垦垦非常老实这方面,颜回是个好学生。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如何行?对子女而言,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南先生说,“古人讲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有个方向。这种解释,我不大同意。我认为‘游必有方’的方是指方法的方,父母老了没人照应,子女远游时必须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子之道。‘方’者应是方法,不是方向。”
南先生在这里解释“游必有方”,是子女远游时对父母要有个安顿的方法,这是孝。有了之前对“孝”的认识,自己对这个安顿的方法,也多了些理解,就是不仅要把父母安顿好,也要把自己安顿好。这里的“方”字自己认为也含有立身之道的意思。就如《易·恒卦》云“君子以立不易方”。是说君子立于世间,要坚守正道。假使子女在外做了什么不好的事,让父母担忧或蒙羞,父母是会很伤心难过的,这就谈不上什么孝了。在自己看来,平安是幸福的基础,而从中国文化的精神来看,内心的平安才是真正的幸福。
五、孔子的心愿与“孝”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南先生解释,“孔子的心愿也就是《礼运大同篇》思想的实现,这是最难做到的了。‘老者安之’,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或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信之’,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年轻人永远有伟大的怀抱,使他的精神永远有美好的理想、美丽的盼望。”
孔子心怀先王之道,面对所处乱世,凄惶一生为千秋万代生民教化而操心。而现在的老人呢,也可谓是操了一辈子心,先是为子女操心,后又为子女的子女操心,可最终自己能安心的又有几人呢?
古老师在《点灯的人——南怀瑾先生纪念集》读后感言中说:“中国社会已经富起来了,物质的欲望本是无底洞,再加上资本家为了赚钱,利用各种手段煽动人的欲望,人们如蛾扑火,迷失陷入此漩涡中,不能自拔。有钱人的幸福指数偏低,有钱并不代表幸福,内心的平安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些在南老师的书中都一再提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神所在。”
眼见着追求物质这股力量在操纵着人们的观念,个人方面存在着利益至上、利益驱动,诚信缺失的问题;对孩子,则对成绩过分关注和要求,而忽视孩子的性向和他们身心的健康。孩子为了父母而学习,而不断消耗着父母的养育之情,这种情如果在学习过程中被消耗殆尽,又叫他们如何“孝”得起来呢?如何能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呢?孩子们巴不得能早一点长大,早一点远离父母吧。
“孝”这个事,自己内心是有些惧怕去反思的。对于父母,自己内心有着遗憾、亏欠和惭愧,每每想起内心就很沉重。自己二十几岁大学一毕业就从父母身边离开,到外地工作生活。那时,心里记挂父母的时候少,但父母却总是牵挂着我。直到步入中年,才开始真正的关注父母,才深深体会到,每每通电话时,父母对我说的那句“家里一切都好”是多么美好。这句话,在我给父母打电话时,父母会在通话快要结束时说;而在父母给我打电话时,父母总会最先说。
现在越来越体会到,“孝”不是形式,不是教条,而是发自内心的诚敬和关心;“孝”是让父母安心,让父母能对自己放心,让自己能成为父母可以信赖的依靠。
对于个人而言,能安定自己内心,做到“言行一致”、“诚诚恳恳”。在工作中,能甘于平凡的岗位而敬事。在与家人以及朋友和同事的相处中,能多一分信任、多一分理解和支持。这些又何尝不是一份孝心呢。
责编|神丁
作者|许治邦
编校|吉祥云 乐以忘忧
排版|长风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