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苏树华悟心心舍 2023-04-24 12:19发表于湖南
作者:苏树华 文档整理:德慈 明明 朴阳 观慈 佳荷
在前面,达摩祖师向我们开示道“佛乘就是心乘,佛乘无所不乘,亦无所乘,心无所不包,亦无一物”。这就是六祖大师所说的“菩提自性能生万法”。虽然菩提自性能生万法,然而菩提自性本自清净。
达摩祖师在向我们指示了这个心性之后,他又向我们开示道“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这一段开示,他要告诉我们:六根不实,五蕴假名。六根不实,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实际的存在;五蕴假名,也就是说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皆无实际。
我们平时都会说、都会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你真的没有眼睛吗?你真的没有鼻子吗?摸摸自己的耳朵,摸摸自己的鼻子,明明是有啊!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啊,那么佛经上为什么却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到底是佛经错了还是我们错了?
在这里,达摩祖师也告诉我们六根不实,实就是实际的实,六根不实,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实际的存在。无眼耳鼻舌身意,在这个地方,我们怎么不生疑情呢?佛经上说无眼耳鼻舌身意,达摩祖师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实际的存在。可是我们明明有眼睛、有耳朵、有鼻子、有面目,怎么没有呢?
达摩祖师说五蕴皆是假名,没有实际的存在。《心经》上亦说“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看到了这五蕴,没有实际的存在,到底有没有五蕴呢?
我们平时也会诵《心经》,甚至有人还以《心经》作为功课,天天背诵,到底有没有五蕴?色受想行识,没有色吗?这形形色色,尘尘刹刹没有吗?种种感受,顺境、逆境、得意、失意,冷暖、涩滑、痛苦、烦恼,你没有这种种觉受吗?这起心动念,这颠倒妄想,止都止不住,你没有想吗?你没有这个想吗?色受想行识的想,你没有这个想吗?你没有这个行吗?这个行当然不是我们肢体上的行,是心性上的行,是取舍,这个东西好,我要我要我要,虽然不用手拿,你心理上的这种趋向,那就是你心动了。这个东西很讨厌,不愿意看,不愿意看,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你这个不要属于舍,也是心理上的一种行为,非取即舍。
《心经》上告诉我们一无所得,你取什么?你能取得什么呢?你舍,不但你舍的那个东西是个虚妄的,你这个舍的行为,心理上的行为,也是虚妄的。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真的知道六根不实吗?我们知道五蕴假名吗?如果你真的知道,六根没有实际的存在,五蕴没有实际的存在,凡所有相,皆没有实际的存在,都是泡影而已,都是庄严而已,都是神通而已。
你如果知道了这六根不实,五蕴假名,六根没有实际的存在,五蕴没有实际的存在,都是幻象,都是现相,都是庄严,都是神通。你如果真的见到了这里,按照达摩祖师的说法,当知此人解佛语。见到了六根不实,五蕴假名的人,这样的人解佛语。解佛语,也就是他懂得,他会得如来真实义。
那么什么样的人,他才能见到六根不实,五蕴假名呢?用《心经》上的话来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照见五蕴皆空呢?什么样的人才能无眼耳鼻舌身意呢?按照《心经》上的说法,唯有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人,也就是用自己的大智慧反观自见,到达了自性彼岸的人,他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他才能无眼耳鼻舌身意。在这里最关键的,那就是你要到彼岸,到了彼岸你再看六根不实,五蕴确实是假名,那是一个事实。
那么彼岸又在哪里呢?佛教里边所说的彼岸,不是从这个物理空间,走到另一个遥远的物理空间。佛教里边所说的彼岸是自性彼岸,你觉悟了自性,你觉悟了自心,你回归了自性,你回归了这个妙明真心,你就是到达了彼岸的人。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他见到了他的妙明真心,他立足于他的妙明真心上,他才能照见五蕴皆空。看到了这五蕴,色受想行识皆是梦幻泡影,皆不可得,他才能真正的见到眼耳鼻舌身意没有实际的存在。
依此标准,我们再看看我们自己,我们经常背诵《心经》,你看看你自己说的那个无眼耳鼻舌身意,到底是有口无心?还是你分析出来的无眼耳鼻舌身意呢?你看看你的五蕴皆空,到底是你拍拍脑筋,想出来的五蕴皆空?还是你真正的见到的那个原本的五蕴皆空呢?
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讲,他那个五蕴皆空,是他分析出来的,任何一种现象是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因缘具备,那就产生了,因缘离散了就消失了。如此分析,是佛接引外道的法,是破外道所执着的那个相,只是暂时的拿来一用,只是当机之用,不是究竟彻底的见解。
如果有人说凡是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这就是佛法,那么此人不解佛语。我说此人不解佛语,这种说法只是哲学上的现象分析而已,而现象背后的那个能生万相的才是佛法,让你明白的一个最根本的东西。
那个在山底,《西游记》上在山下压着的那个孙猴子,那个孙悟空,他就是凭着自己的头脑,凭着自己的分析,分析出来一个五蕴皆空。那个山叫五指山,压住孙猴子的那一座山叫五指山,这五指山就是色受想行识,也叫五蕴山。这猴子是被五蕴给压住了,但是对于悟了的人来讲,五蕴皆空,空了,有什么东西压住你呢?你认那五蕴为实,你着了那五蕴的相,你还要分析他,分析来分析去,分析到最后,没有,都是假的,都是空的,那是你分析的。所以猴子跳出这个山时,他是用的粉碎的法,师父再远点再远点,嘭......一座山,析法空了,被他分析空了,被他粉碎了,粉碎了还是有的。
而真正的过来人,五蕴皆空不用你分析,不是你分析空的,他本来空,这个空是个空相,不是没有。若人修行尚未见性,他不能把自性做自己,而观察这个世界,而观察我们的六根五蕴,那么他的无眼耳鼻舌身意,他的五蕴皆空,便是他分析出来的,分析出来的那就不是照见的,那就不是发现的,那就不是证得的,像这样的人,你分析得头头是道,那也不是解佛语的人,那也不是解如来真实义的人。
若人修行见到了自性,他能以自性做自己而观察。以自性做自己,而观察这六根五蕴,而观察这十方万相,他就会发现,不用头脑分析,他就会发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实,没有真实的存在,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是假名。只有这样的人,见到了自性的人,才是解佛语的人,才是会佛意的人。
我们大家看了这一段开示,要发个大愿:快快见性,快快快快般若波罗蜜多。到那个时候,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你才能无眼耳鼻舌身意。
明心见性的法,八万四千法门,门门皆是明心见性法。你如果知见不正,法法皆是入邪道的法。譬如持名念佛,隐含着的佛意很深。可是凡夫却偏偏拿着一句佛号用来喊他,而不是一句,一声一声阿弥陀佛,声声唤醒本来人。用这一句佛号去喊他,那个意思是我喊你,你来救我,你来救我,你来救我,你把我救到你那个极乐世界去。抱着这样的自他相对的观念,如此念佛,用功夫时间长了,功夫也真下了,那不成了一个神神叨叨的、鬼鬼怪怪的、精神出了问题的人?
元音老人传的这个心中心法也是这样。很多人修了几千座也不得见性。他以为那个见性,见性之后的人,得有什么异样的境界,得有什么特异的功能,他以为有个东西让他见,他发现了这个性。这个性当然是他想象的那个性,是想象的一个样子的,开悟的样子,他要用功夫修成那个样子。
豁然之间根尘脱落,当下自性现前,那个空性妙体,他认为不是。这个东西不是,哪有什么神秘呢?由于他的知见上的错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由于他带着求神秘,弄玄妙的观念,带着他的妄想,去寻求他妄想的实现,那时间长了还不神神叨叨?还能做正常人吗?
要不就不下功夫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修了心中心法就每天一座、每天一座,就这么打下去。元音老人讲三百座,乃至五百座就能打开本来,见到本性。你修了一千座了,两千座了还没打开,原因在哪里?
知见上的错误!
甚至是元音老人的弟子,当年跟随元音老人修学的弟子,由于他知见上的错误,直至今日尚未得个消息,只是凭着他自己的头脑,借着佛教的文字,瞎说乱道一番而已,在这样的瞎人的引领之下,能不双双掉进深坑吗?
达摩祖师的《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是元音老人所说的知见正的根本依据。元音老人不是说过吗“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拿来达摩祖师的《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好好地参究,只向这个心地上见,只向这个心地上悟,你有了这个最基本的方向,最根本的方向,再结合元音老人传的那六印一咒这个密法,这个方便法门,这个临时借来一用的方便法门,就能打开本来,见到本性。
达摩祖师的这一段开示,就是说的般若波罗蜜多的人,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六根不实,般若波罗蜜多是最最重要的。用禅宗的话来讲,明心见性是最最重要的!大家何不端正见地,选定一法,一门深入,只要明心见性。
达摩祖师又开示道“五蕴窟宅,是名禅院”。五蕴窟宅,是名禅院,这也就告诉我们,五蕴里好修行,闹市里好修行。当然这个闹市里好修行,并不是让你到那个大马路上,到那个广场舞,跳广场舞的那个地方,去盘腿打坐去,那人一看你不是神经病啊?闹市闹市,你自家的心灵世界,正在那里闹呢!色受想行识,这个色好,要要要要要要;这个觉受,哎呀,不好不好,腿疼,心烦呢;这个人也挺讨厌,人在这五蕴幻影里爱憎取舍。你正在那里闹,闹市里好修行,五蕴里好修行,达摩祖师就是这样说的,五蕴窟宅,是名禅院,你到哪里去修行?!你到哪里去修行?!这个地方就是禅院。
这个色受想行识,色就是种种色相,受就是种种觉受,想就是种种颠倒,行就是种种取舍,识就是种种污染。在闹市里好修行,五蕴窟宅就是禅院。
在这样的五蕴里,在这样的禅院里,如何修行呢?达摩祖师说“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内照就是反观自见,向内看看这个能看的,见这个能见的,闻这个能闻的,返闻闻自性就叫做内照。唯此内照一路,方得解脱,方得开解,这句话连起来的意思,达摩祖师只说了四个字——内照开解。反观自见,反闻闻自性,才能令你开解,才能令你解脱,内照开解,这样修行即大乘门,内照开解,即大乘门。
“不忆一法,名为禅定”。这个忆,这个字就是回忆的忆,在这里不是回忆的意思,不忆一切法,乃名禅定,忆就是挂碍,追逐着相,一切法我皆不执着,我皆不挂碍,以无心而应之,我不被你牵着鼻子走,我对你无心,如此便是禅定。
是啊,我们的见闻觉知都在着相!都在被这幻象牵着鼻子走!不忆一切法,不追逐一切法,不攀缘一切法,通体放下,放下即是禅定。
达摩祖师说“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是禅定”。若了此言者,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这个闹市里好修行。我不随你转,在这个闹市里,我反闻闻自性,如此而求解脱,我不攀缘一切法,一切法现前,我以无心而应之,若能如是,行住坐卧皆是禅定。
到了这里,到家了吗?我不忆一切法,我禅定,我内照开解,我返闻闻自性,我如此修行,并且还在闹市里,不住一切相,返闻闻自性,不着一切相,通体放下,这样子到家了吗?这只是在路上,在回家的路上,在做开解的功夫,在做解脱的功夫,没到家。
带着即心即佛的观念,我要见这个心,我要见这个性,我要见这个佛,带着这样的见地,你返观自见,返闻闻自性,无论你修哪一个法门,都能见佛,都能见性,都能明心,明心见性了,才是到家了。
到家了就是登堂了吗?你登堂了就是入室了吗?还远着呢!要说远,也只是我们心地上的自性习气太重,自性众生太多。
到了家了怎么办呢?倒驾,倒驾慈航。我原来向这个心体,向这个性体,向佛,向法身,向这个空性,原来回向这个空性;到达了这个空性之后,我要倒驾慈航,从这个空性上再到事上来,那叫倒驾慈航。
到事上来干什么呢?你不面对世事人情,你不知道你自家的自性众生,到事上来自性自度,倒驾慈航,随缘救度众生,众生度尽,方得究竟解脱。
《金刚经》上讲“度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度众生是名度众生,有实际的众生吗?凡夫竟被这无有实际的幻影给诳惑了,在无有实际的六道里轮回,在无有实际的三界里受苦。
所以明心见性是佛法的根本大事,当一个人明心见性了之后,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一个由娑婆到达极乐的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从物理学上来讲不动一步,不动一步翻身踏倒涅槃城,涅槃也是假名相,翻身踏倒涅槃城,假名相也不要,我只是回归这个原本的真实。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