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南怀瑾先生 禅修前之准备 2023-11-15 00:01 发表于江苏第四讲02南师:想阴就更严重,所以这一次,我们太湖大学堂,由郭姮妟,沙弥,他们发起的,他们全家发起做的,传洪,啊,素美,Sami,叫做、国际高层的教育会议上提到,教育,教人家思与想,思跟想是两回事。因此你要知道,听过唯识学的,心意识的有五个遍行的作用,遍行,普遍的存在的,八个识里头都有,尤其是阿赖耶识,非常严重。遍行,行,生命的活力,它是存在的,什么是五遍行啊?李慈雄:作意、触、受、想、思。南师:好,你答出来了,五个作用。作意,古人翻译成作意,等于现在讲会注意,那个意识一动,就给它引走了,第六意识就动了,它是存在,它本来存在,作意。受,也提到感觉,一个知觉一个感觉。作意,是知觉的,有意的向前面的探路。受是感觉,后面还有呢,想跟思,五个。南师:粗的叫想,像我现在讲话,你们听话,脑子里头、心里头都在想,这个是想,还不是思。什么是思?当我们打坐的时候,不管你念佛参禅,真正宁静下来,那个思想都知道,那个不是想啦,那是思的境界。思跟想是两层,粗浅的思叫做想,那是妄想,为什么叫做妄想?它虚妄,虚幻、漂浮、不定的,粗的。南师:思就很严重,思,你看我常常讲课的时候,引用什么人的诗啊?很喜欢引用苏东坡的诗,或者李后主的诗。李后主的诗词,“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那不是想,是思,这是李后主的名句。苏东坡的太太,他下放在广东,他的第二个太太,最贤惠最好,陪他受罪,死在广东。苏东坡还在下放,没有回来,死在…坟墓埋在广东。所以苏东坡的词,想到这位太太的坟墓埋在广东,他非常难过。中间有几句名句啊,不是全体,“不思量,亦难忘”(原词为“自难忘”),“不思量,亦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原词为“无处话凄凉”)。啊,想起来他就痛苦,不是想,那个是思的境界。他说“不思量”,因为苏东坡说,我没有去想她,可是这个念头在,“亦难忘”,“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怀念这个太太。自己回来了,回到洛阳,河南,太太的尸骨还埋在广东。那个感情之丰富,感情,尤其是思的境界。现在不是给你讲文学啊,(是讲)思跟想(的)不同。 这个想阴呢,同生理有关系,同脑子有关系。到了思,不一定是脑子。所以梦中你会想、呈现过去的朋友,或者父母,或者前生的人都会出现,思的作用。所以中国话,这个家伙心思不同,思跟想是两层意义。所以这些道理,认清楚了,才好用功修行打坐,修定。这些理都不穷…啊,禅宗说,参个话头“念佛是谁”,密宗念个咒子,做个观想,净土宗念佛就行啦,那是对凡夫众生,对欲界众生,因为他有所求嘛,给他一个求的东西就好。好听点,叫做慈悲方便的法门啊,不好听就是骗人。你参“念佛是谁?”,念佛是思想里头念,意识在念,这里都给你分析了,为什么不参教理呢?《广五蕴论》,每个佛经都是参话头,可是为什么不参呢?很可怜,很无知,很愚痴,变成宗教迷信了。他是个生命的科学,一个认知的科学,必须把它搞清楚。南师:今天,我们开始讨论到现在是补充昨天下午讲的一段,啊,昨天讲到想阴这里,啊,翻了两张了,再提一下,这是补充,刚才补充完了。现在讲第三个想阴。 【云何想蕴,谓能增胜,取诸境相。增胜取者,谓胜力能取,如大力者,说名胜力。】“云何是想蕴”呢?“谓能增胜,取诸境相。增胜取者,谓胜力能取,如大力者,说名胜力。”就那么几句带过了,他为什么这一段想阴那么重要不讲呢?其实想阴,我们讲重要是第六意识分别心诶,想阴是很粗,所以叫做妄想。什么叫想?就是我们上街买衣服,尤其女同志们、女同学们,或者男性,上街看到好馆子,“诶,这个菜好吃啊,我们来吃一下。”这是想,很粗的,非常粗。啊,所谓想蕴呐,是,啊,“谓能增胜,取诸境相”,外面的什么一看到,就想去抓,什么去抓?欲望,就要,这是想。“增胜…”,所谓用文字叫它“增胜取”是什么意思呢?“谓”,就是讲,“胜力能”,有个特别的力量,看到东西吸引我,就想要,啊,“谓胜力能取”,就想要。他说这个想的作用,等于力气大的人,一想就把那个,重量的东西就拿过来了,就是想的作用,他只解释到这,想,这个。后面,思,跟第六意识接近了(注:应该是口误,应该是跟第七意识接近了),所以我们讲修行修行,你不要在那里玩妄想,还想把妄想切断了,不想。你打起坐来,眼睛一闭,你已经没有妄想了,你这个时候意识就是想静下来,你管它妄想干嘛呢?你已经都…;然后盘着腿,“哎呀,我怎么把妄想去掉啊?”闹了几十年,你在干什么?哈,那个妄想早就跑掉了。所以平常我告诉你们,双腿一盘,眼睛一闭,这第一念之间已经是定境了。你不要自己抹上东西啦,是不是这样?众答:是。 南师:体会一下,休息一下,喝杯茶,上面喝茶,下面放尿,十五分钟,赶快。(休息中马宏达:管空气的同学可以换新风,换一下气哈,大家可以穿暖了,不要受风寒。南师:一出这个禅堂门,披上衣服,不要凉到啊,一凉到,吃药又麻烦。南师:穿、披好衣服哦。)南师:啊,我们《广五蕴论》,现在印给大家,叫蔡俊去买的古版的原书大字的,还没有到,还没有到啊。现在大家拿的都(是)影印的,小字的。不会,下面再不会给你们提下去,讲下去太细,差不多要半年、一年,(讲)心理状态。现在,重点给大家提,这一本,你不要轻视了(它)。出家、在家修行,拿到这一本,对照自己的修行,也是一个镜子,很清楚、自己看清楚自己。所以现在,五蕴,受、想,啊,色、受、想,我们讲到的,第四个起就严重了,行蕴。南师:什么是行?我最近多少年跟大家讲,行,是古文,在唐音,用唐朝的发音,国语,就是广东话台湾话叫“行”(音:háng),行。行是动的,动态,啊。这已经提过很多次,这个是根据《易经》第一卦乾卦来的,“天行健”,这个宇宙万物都在动态,这个生命都在转动、变化。所以《易经》乾卦对应天,这个天是代表整个的天地,宇宙的时间空间,永恒在转动。所以只有三个字,中国上古的原文,天,是动态的,天地间万物、生命也是动态的。它的动态永远是健康的,不停止的,没有生灭、在转。生灭是动态的一个现象的过程,它永恒存在,在转动,“天行健”。所以乾卦这句话下面四个字,中国的文化叫我们效法天地,“君子自强不息”,最好学习天地,不断地在前进,不断地进步。现有的成就自己停留了,在现有成就在满足,已经不行了。所以君子之道,效法天地,永远自己不断地前进、深入、上进。《易经》就是几个字,乾卦“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八个字,什么都讲完了,呵,行阴的道理。 南师:所以我们讲修行,中国佛家、道家、儒家都讲修行,修行是修证这个。所以在平常我告诉大家,修行在起心动念随时观察自己清楚,这个叫修行。不是说在那里吃素、念佛、打坐、拜佛,这个才是修行,不是这样不叫做修行。嘿,哈哈,不晓得你的错,还是我的错。你都错了。当然吃素、念佛、拜佛、求证、打坐也是修行之一,不能否认你不是修行,那还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积极的修行,随时反省、观照自己起心动念。这是行阴这一部分,我只提这样,叫你们注意。这一本不讲下去了,讲也下面都是讲这个,非常仔细。大概念一下,你们念了,听了都昏头。【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南师:“云何行蕴…”众念:“谓除受、想…”南师:哎,我来念吧,不要你们念了,我一边讲。“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行蕴里头,只讲心理、精神里头的行为,这个行为就是思想、情绪,所以行蕴这个意义就除开了感觉同妄想部分来讲的。这两个字、两句,就要注意了。“云何行蕴”,什么叫行呢?它永远存在的。 所以经常很多同学问我,有时候我不听了,哎,你好啰嗦啊,你怎么那么反复啊?他自己不晓得修行,一句话,讲过了又讲,讲过了又讲,思想也离不开。他都是被行阴绑住也不知道,你提起他也不承认,这有什么办法,不是个修行人。所以行蕴呢,他这里讲除开了“受”,受蕴,感受这一部分,感觉部分,除开了临时粗念的妄想部分。所有心理状态、情绪状态都是行蕴,这个力量是非常强的,它永恒在流转,永远在流转。真正的修行是改变了自己的智慧,改变了自己才是大修行,这叫做大英雄了,这是佛了。谁做到?释迦牟尼佛做到了,所以佛教庙子称释迦牟尼:大雄宝殿,只有这么一个大英雄做到。他是什么英雄?能够修正自己,克服了自己,一般人做不到。这个注意了,所以修行是指这个。南师:再说一道,“云何行蕴”,这个心理的行为,这个不是,不止思想哦,你的情绪习气、下意识的,啊,明白思想意识,它是行蕴的内涵。“谓除受想”,同感觉状态两个是分开界限来讲,严重,粗的妄想也不是。行蕴是讲什么?“诸余心法,及心不相应行”,哈,修行是讲这个行为,行是什么?心理状态。“诸”,很多很多;“余”,其它的,一切的“心法”,心里头的思想行为,意识的思想行为,“及”,以及,“心不相应行”,好,这是专有名词了,唯识学经常用,叫心不相应,你心里想做不到的。啊,我们能不能叫天下雪、下雨,叫它不要下,做不做得到? 众答:做不到。南师:啊,做不到。有神通的人做到吗?也做不到,呵,做到,有神通的(做到),小部分,一点点可以,整个他做不到。我们,能不能叫太阳从西边出来、东边下去啊?做不到。这些都属于“心不相应行”,所谓行蕴。但是它的本体功能是一个心的体,形而上体是一个,起的作用不一样。“心不相应行”,它是行法,是宇宙万物的动态,譬如我们有一个事情我们做到吗?我们生命活到,叫自己不要生病,做到吗?众答:做不到。南师:不要衰老,做到吗?众答:做不到。南师:不要死亡,做到吗?心不相应行。真的你悟道了,自己智慧到了,行不行呢?众答:不行。南师:不一定不行哦,那就变成“心相应行”,很难的。啊,所以行蕴里头,所以唯识提出来有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归纳起来。所以文章写得好,诗做得好,词做得好,或者有特别的技术的功能的人,有天才的,都属于心不相应行法的一种。所谓文思泉涌,没有文学的天才,他怎么学,写出来就是不行。哈,有这个的,心不相应行。所以教育里头,真谈教育,就要注意“心不相应行”,这个孩子怎么教育的,这个人,怎么带他,他会走出另外一条超然的路子。啊。所以行蕴,现在我们回转来,什么叫“谓除受想”,都懂了吧?这句我讲了,都懂了吧? 众答:懂了。南师:及“诸余心法”,再加一点啊,“及心不相应行”,在诸余的行法里。【云何余心法,谓与心相应诸行:触、作意、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嗔、慢、无明、见、疑、无惭、无愧、昏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南师:“云何余心法”呢?“谓与心相应诸行”,解释上面的文字,什么叫心法?心理的行为,啊。“云何余心法”呢?“余”,指那么多,很多很多,很多。“谓与心相应诸行”,第六意识的思想,你的思想,同本体的心有严密的关联,一切心理行为。下面排了很多名称了,所以我讲西方人讲心理学,这一点很多很多,我说你根本还没有摸到呢。讲认知科学,讲生命科学,这里来了,都是认知,他尤其摸都没摸到,啊。“心相应诸行”的“触”,只念名词了,“作意、思、欲、胜解”,“胜解”是什么?有些人是天才,特别的见解,天生、前生带来。“念”,这个人某一个念头特别强,“三摩地”,打起坐来的境界。譬如今天我那个儿子媳妇带他,带我的一个孙子,哈,叫他神经,来见我,四十岁了。哈,这个媳妇很奇怪的,她说:“爸爸你看这个孩子,四十岁了,他自然会双盘,自然做起了Yoga。”呦,我当面改他五次,哦,四次了,是我的孙子,呵,我都很陌生的样子。我说你好好根性,好好学。他天然的,啊,换句话,天然做起来等于三摩地,他这个有相应,我举现在的例子来讲。 啊,还有“慧”,智慧,“信”,这个“信”字就很难讲,譬如我们有缘,信得过,来搞这个,啊。这个信字,很深,有迷信、不迷信的道理。“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嗔、慢、无明、见、疑、无惭、无愧、昏沉、掉举”。打起坐来最容易犯两个,一个心里头在乱想,静不下来,这是掉举,要么昏沉了,都是心理行为。“不信、懈怠、放逸”,有些人根本就不信,你对他讲一个东西,传授他,他也不信,他自己有主观,不信。“懈怠”,“懈怠”跟“放逸”不一样哦,松懈,一个人马虎。“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个不是“恶(è)作”哦,不念è,“恶作(wù)”,什么是“恶作(音:wù)”?我们有个心理,嗨,这个东西我好讨厌,这个人我看到好讨厌,心理行为叫“恶(wù)作”,可恶。啊,有人天生对一个人,呦,这个人我看到就讨厌,或者对某一样东西,哎哟,我看到这个就害怕,讨厌,身上还发毛,啊,这是“恶作”。“睡眠”,睡眠是个很坏的行为。“寻伺”,上面列了一大堆,“是诸心法”。所以你打坐修行,你怎么样观想自己观得清楚吗?搞不清楚,你修行白搞了。 【是诸心法,五是遍行。此遍一切善、不善、无记心,故名遍行。五是别境,此五一一于差别境,展转决定,性不相离,是中有一,必有一切。十一为善,六为烦恼,余是随烦恼。四为不定,此不定四,非正随烦恼、以通善及无记性故。触等体性及业,应当解释。】南师:好,“是诸心法”完了,它下面讲,五个是遍行的,就刚才提过,作意、触、受、想、思。“此遍一切善、不善”,“善”是好的,“不善”是恶(音:è)的,包括“无记”,不善也不恶。这三种心理状态当中都有,“故名遍行”。“善行”里头也有,坏的行为里头,坏人,他也有这些,动物,善良动物有,坏的动物也有,“故名遍行”。这五个。五个是别境,“别境”不同了,这里有别境。譬如“胜解”,有人有特别的智慧,有人一学佛打坐就可以得定,有人一学哲学艺术,下来就会画,所以我常笑Sami你就会画,我就不会画,嘿,她就有这个东西,心理上带来的,别境,有特别的境界。“此五”,这个是五种。“于差别境,展转决定,性不相离,是中有一,必有一切”,五个别境,所以能够打坐,能够得定,你身心里头,前生的行为带来的别境,有人很容易进入,有人很难,要修过。他说这个别境有五个,这个心理,所以叫你都要搞清楚。十一个是善性,六个是烦恼性,其他叫随烦恼,比烦恼轻一点;有四种不定的心理,都要分析开哦。这个就要你学《百法明门论》了,学唯识。这四个不定的心理,“非正随烦恼,以通善及无记性故”,这四种不定的心理,同四种的别境,善、恶的行为,心理都包含,乃至“无记性”,啊。“触等体性及业”,同受、想没有关系,但是受的前因有关系,同触有关系,“应当解释”,他提了总纲。下面一路都是解释,每个东西。 这是很精密的一个科学,生命科学,很精密的生命科学,很精密的思想行为的科学,很精密的教育指导科学,很精密的认知科学。我只能…我们今天所提的这次,只提到这里,不是不讲,没有秘密,你们也不是专学,也没有时间学。我先提一下注意,够用了。另外,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走的一条快速之路。可是你们也知道,快速之路回转来,这些都要参考。你看我,下来,从小就走的这个禅宗的路,丹道之路,走回来,但是几十年对这些东西那么注重,你看我嘛,就是个话头,为什么对这些那么注重?每次提,每次提,可见我内心对他们多么的尊敬,多么的贵重,这要注意,啊。那么今天先给大家提到这里,今天下午呢,多半个钟头休息,等一下吃饭,晚上再讲。啊,也许晚上讲,也许,很可能再回到这里讲,晚上跟你讲严重用功夫了。 注:此听录整理文字稿主要是配合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单独看文字稿时敬请仔细理解。
有些时候知道的多了就是妄想了!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