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南怀瑾先生 禅修前之准备 2023-11-01 00:03 发表于江苏第六十三讲我们现在《圆觉经》是一百零二页,上一次讲到这个怎么样修止,啊,就是大乘道的如来禅修法。现在开始怎么样修,修这个止观、定慧这个境界。【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广发大愿,自熏成种,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这一个所谓定慧的修法,也就是止观等持的修法,同光修止不同。修奢摩他、修止,把一念专精,只要一念专精,啊,专一在一点上,以这一点的境界,或者念佛,或者修数息,或者修休息、放下,或者修空。这一点的境界,止是止断一切妄念之流。啊,这是修止。止普通叫做定,实际上止只是一个修的方法。止的结果啊,可以得定,不过是哪一种定,这个里头差别很大。不是说,得止以后就叫做得定。是得定,修止的定。譬如我们拿念佛法门啊,“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念念连续不断,这个其他的杂念妄想都不起了,所谓都摄六根,一切都归纳了。呃,六根都不外用,止在一个忆念一声佛号的境界上。普通的、普通人认为的一心不乱,连续不断,没有时间性的,更没有空间、没有身心这个观念。这样算是止,还不能够说念佛三昧得定了啊。所谓一心不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我们念佛之心,也等于说,切断一切妄想心定在一个念佛的正念上,连绵不断地,这是得止。假定我们心中一边在念佛,或者念咒子啊,其他的法门都一样;就是念佛,那么一边还在思想,这个思想一边杂乱、还在用,不算得止。呃,大家不要认错了啊!是在念佛,什么理由呢?就是你比较自己:我们一边在念佛,一边在炒菜,一边在走路,一边在做事,你说那个做事的力量大,还是念佛的那个念头大呢?当然是做事的力量大,念佛念头啊是有个影像而已,就是一点点影像而已,所以还没有得止。换一句话说,得止就是第六意识这个思想意识完全集中一点了。假使念佛念到“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六根都归到这个佛号了。例如我们拿起、端起饭碗,筷子拿到想吃饭,不晓得怎么…忘记了,饭也没有吃到嘴里,愣住在那里。还是在那里佛号,其他都没有了。不是故意的啊!你说:“我懂了,下一次我吃饭就不吃。”啊,那就不对。自然的,那才是得止。 那么修止观双运,两个一起来。再讲念佛,不同了。现在佛告诉我们这个办法啊,方法。所以有些众生,它的根器合于修三摩钵提,止观双运,修定慧的境界,最好是修念佛法门。这里讲,没有标明是念佛法门。他说首先应当“忆想”,注意这个“忆”字啊,观念里头常常忆念,这个忆。忆,我们晓得这个中文字就是回忆了。忆就是一个事情记住了,哎,无论如何随时牵挂到这个事。啊,这个忆念到,随时想到。想,想象出来。想,念到这个佛,但是他不指明一个佛啊,这是要我们自己去选择。常常要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佛。 佛有很多不同,这个各人的因缘,各人去找了,看与哪一个佛有缘。有人爱往生西方,就去。东方也有佛,药师如来。啊,十方上下都有佛。那么这个呢,要你自己佛经看得熟,你自己觉得哪一个佛的愿力跟你俩有缘。譬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东方药师如来有十二大愿。不过大家贪便宜诶,十二愿跟四十愿打个折扣啊,那便宜得多了。啊,随便你往生哪里,这是说笑话哦!一个愿都很难。而且真的一个愿力做到,包括百千万亿愿,同是一心。那么只要随时想到、忆念到这个佛。在密宗呢?你们学密宗的人就是观想这个本尊,这个佛。就是不管你观哪个佛,乃至忆想十方世界的一切菩萨也可以,大菩萨。譬如修黄教的人,密宗的黄教啊,这个普通是用他们的大法,大威德金刚,是文殊如来的化身,文殊菩萨的化身。或者是时轮金刚等等。啊,是观自在佛,或者观世音菩萨,哪一尊度母都可以。你先应当忆想,重点是“忆想”两个字啊。忆想…古人有两句诗啊,我前两天还跟这里同学们正讲到古文的时候想起来,以前讲到过。黄山谷有两句诗,“五更归梦三千里,一日思亲十二时”,这是宋代的诗人黄山谷的名诗。尤其像我们念起来感慨就很多了,夜里做梦都回家,有些人在外地想家的,啊,想家里父母的。说五更归梦,回乡之梦,路隔三千里,五更归梦三千里;一天都在想父母,一日思亲十二时。(对写板书的学生说:他亲情,父亲、母亲的亲。)后来有人把它改了,他用那个“卿”也对。有人把它改成恋爱诗,改成卿卿我我的卿。“一日思卿十二时”,那是改的太、太不应该了啊。呃,明人、明朝有人把他这样改了一个字。 我们假使真做到一日思佛十二时,很难了。譬如我们要发财,想、想钞票的时候,一日思亲…,只是有一个…大家如果做过生意啊,支票开出去了,到了下午三点半。啊,明天不得了,要兑现还差十万块,到处借不到,都慌了。这一夜都睡不着,那真是一夜思钱十二时啊,就在想钱。那,这个才叫忆想,那么世间法的。所以我们学佛修道观想佛,说成就,本尊观想到,就要这样的境界,才是“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那么这个是原则。所以忆想呢?修的方法就很多了。譬如我们修阿弥陀佛的法门,念佛的,你要把小本弥陀经都要熟了。甚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西方极乐世界,整个的境界就是在你脑子里都现前、心里头现前,脑子不对,脑子现前就快要神经了。心里意识里头统统现前,很清楚。这个…或者观不起来,最好是观佛的、佛像所谓眉间的白毫光这个地方。佛像里头这里不是画的有一点圆圆的,一坨坨都有。呃,这一点,这一点红点是我们乱塑的。这是这个肉鼓出来,一个珠珠一样。这个肉鼓出来这一点珠珠一样,印度人,就是学佛的,特别喜欢,所以印度的妇女生来从小这里头挖了一个洞。啊,是真的挖一个洞,所以出门就是嵌一个宝石。那么这个在我们看来何苦呢?哎,可是他们觉得很美。这个国情不同啊。这里戴两个大耳环,啊,你们到香港就看到有许多印度人打扮的。当然有许多古代的落后的地区,边远的印度的,他这里还带一个圈圈,鼻子里还穿一个洞呢!呃,像一个牛一样。哎,我们觉得不好看,各人看法不同,他们觉得很好看。那么我们要观佛观不起来,观眉间白毫,就是这一点。白毫是有一个白色的毫毛,拉开来很长,卷起来收拢来刚好贴在这儿。等于我们有些人,中间长一颗痣一样,但是你不要观黑点。这也是一种。 或者观佛的胸口的卍(万)字也可以。总而言之,你要观想成就,“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我们讲,刚才讲观不起来全体,(就)只观一点。可是你要知道,有人心量广大,啊,智慧广大,功德大的、心胸宽大的,他懒得观一点,一观是三十二相、整个极乐世界全体都出现。哎,你说他怎么做到,我做不到呢?诶,这个是修持有素了。心量大的人观的就多,一念之间就可以观起来。我们这个…大家心量小了,啊,自认为是小人啊,小人就修小法,啊,先观一点。所以这个刚才我报告的就是下面一句话,“依种种门”,用种种的法门,做忆念观想十方佛十方菩萨。乃至观一只菩萨的说法的手,乃至观一个字轮,乃至观菩萨胸口的宝石,乃至观观世音菩萨一个、端的一个净水瓶,或者净水瓶里的杨枝都可以。你选定了一点开始。所以“依种种门”,然后整个把它观好。观到什么呢?“渐次修行勤苦三昧”,所以一步一步地观,观成功了,渐渐修行勤苦三昧。很难观成就。观成就了,像学密宗的人呢,有个名称叫做观想成就,观想成就了。啊,观想成就了就很难喏,随时在这个佛菩萨想象境界。当然你们有人一定会讲,“如果要我去闭关,啊,专修我也做得到。”你不要吹了,做不到。做到的人不需要闭关,不需要专修,一边还在做事,一边做到了。那么你们可以问了,这不是同刚才你说的念佛心在念、散乱心在(念)一样吗?不一样。哎,真做到了的,念佛在念,就是念佛这个正念的力是强,做事这个力量是薄,啊,这个力量是弱。那么,你念佛也可以一边念佛一边做事。 所以真观想起来,观想成就的人,并不是说只在静态打坐,或者闭关专修的时候观想起来,这就叫做观想成就?不是的。要成就到这个观想的境界,行住坐卧,一切起用动作之间,这个观想境界非常明显地都现前。而且不是一定闭眼睛的,开眼、闭眼都现前的。那你说开眼闭眼不是眼睛看到佛像?那也不是了。这个是你的意识境界,初步啊。意识境界,心里有此意识,就是观想成就。其实就是…大家都做到,马上做到。哎,就是自己的习气业力拉住了,做不到。怎么样说大家都做到呢?譬如诸位现在在这里研究这个《圆觉经》,听我随便乱说。啊,听得…一边在听,你一边想你心里要紧的事,有没有在想啊?一定有。当然有些人不要紧,啊,不要紧坐在这里啊,不要昏沉听;呃,听是听到,呃,傻不楞登地,听一句过去了,也过去了。呵,就是过去。那…呵,就丢掉了。一切皆空,是诸法空相。哈,这个是顽空,这个不算的。每一个字,眼睛看到经典,耳朵听到别人所说的这个声音,心中一念清明的无所不在,这个境界到达了,那就观起来了。这才叫观想成就。观想成就以后,这个同时,“广发大愿”,还要发愿,怎么发愿?发什么愿?譬如你念佛,你必须要知道,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四十八愿是什么愿?啊,说:我愿我成佛的时候…阿弥陀佛因为发了四十八愿,啊,因此形成了极乐世界;哎,一切众生只要发愿,念一声佛号,就可以往生到我这里来,我马上送个入境证给他。啊,他就来了,就往生到我这个(佛土)时候,将来众生生在我这个佛土里头、国土里头,啊,没有生老病死等等。四十八愿,我随便提一下啊。所以你念佛光念,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当然我愿冷起来有毛线衣穿,我愿有新的电视机出来,家里有一台,啊,我愿那个国民住宅好的也有一栋。啊,这些愿、世间愿都蛮多的。可惜世间这些愿,世间的愿叫做欲了,不是愿。 愿是舍己为人,处处照应人,不是照应自己。所以我们修西方极乐世界念一句佛号,必须要把四十八愿是搞清楚。搞清楚怎么样呢?现在经典告诉你发广大愿,要发广…不但是背来,要变成行为,这才是真正发愿了。所以学佛任何人学大乘菩萨道,六度万行,你一度都不度欸!我们学佛是,哎,嘴里讲度众生,实际上你们来度我啊。所以我常常说,人家说,哎,现在已经说了几十年了,当年,呃,这个…人家问我,“你现在怎么样?”“哎呀,我现在…”“你现在在度众生?”我说:“对啊!本欲度众生,现在是反被众生度。”大家可能都是这样。所以如何发广大愿变成实行,这才是真正发愿。好了,观想念佛或者是观想菩萨,观想成就,都现前了啊!我们引用一句这个《西厢记》的话啊,“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哈,都是他的影子,都是佛的…,这是观想出来了。这里你们注意哦,谁观想出来?我观想出来的哦,每一个人自己、我。我什么观想出来?我的意识,第六意识观想成就的。呃,观想成就是第六意识哦!要成就,要观出来。哎,譬如说你观佛三十二相吧,或者观一个四臂观音,念一句密咒“嗡嘛呢叭咪吽”,四个手的观音菩萨,呃,手那样…都很清楚,啊,乃至他的身体都很清楚。先是画的像也可以,铜像也可以,慢慢变成真的菩萨像。但是菩萨像在前面还不可以,连我自己本身都变成那个样子,这是观想成就,到自己身上来。哎,我们想象外来还可以啊,偶然想象出来啊。要到自己身上来,哎,自己观…这才是观想成就。 这是第六意识形成了。但是你要跟到佛菩萨那个愿力,硬是舍。譬如空,空的了?外缘、万念皆空。我们嘴里讲万念皆空啊,你丝毫半念都空不了(liao)啦。呃,没有用。因真做到了,如佛所行,如佛所说,发广大愿,才构成了这四个字,什么啊?“自熏成种”。注意这四个字啊!呃,自己熏习。我们念佛,观想佛就是熏习哦,抽香烟一样慢慢熏啊。这个烟这个熏,把它颜色熏成了那个颜色。你天天念他、天天观想,这个意识观想成功了。意识观想成功了,不一定哦,你不做观想,他又去了。不作意,不去造出来这个境界,他又没有了。呃,但是必须要随时造作,造作出来,意识形成了,配合我们的愿力、行为。这个观想的境界练习惯了,抽烟一样慢慢熏习。譬如我们去到一个香水厂做工啊,这个下班以后一身啊都是香的。其实没有偷香水,你在香水厂做工嘛,当然有这个味道,就是熏习了,熏出来。“自熏成种”,成个什么种?第八阿赖耶识形成了种子。所以拿唯识的道理,这个修行观想道理,就是现行生出变种子了,在第八阿赖耶识的种性。他生来世,乃至死后生生世世境界,他念佛的、佛的境界始终现前。 ……(有断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为其中能观者还是我,所观者是佛。是…呃,佛相是被我所观出来。如果说,“诶,佛来了、菩萨来了”,然后自己忘了“我”,哦,那你着魔了。所以着魔…人就是忘了“我”才着魔,神经了的人就忘记了我,没有主见了,就是神经了。所以佛在《楞严经》的比方,诶,有个演若达多这个人,梵文的名称翻译成中文四个字。诶,释迦牟尼佛讲,他早上起来照镜子,哎,看到镜子里有个人,“哈,他、他…”,然后疯了,“这个人,嘿,有个头,我的头呢?”自己找了半天,找不到头。谁能够找到自己头诶?没有看见过欸。在镜子里头看别人的头,镜前含笑看人头,很好看。没有办法看自己这个头啊,看不到啊自己面孔,就疯了。这个人疯了,大概释迦牟尼佛也没办法,哈,疯了就疯了。要等他…哪一天他不疯呢?再拿个镜子一照,“哦,原来我的头就在这里”。所以自见本头,本有的,并没有掉的,当然不疯了。佛作了这个比方,多妙啊!所以你念佛、学佛,啊,这个境界就搞清楚了。那么在《金刚经》上就是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见佛不着佛相,那么是名见佛,就对了。所以《圆觉经》在这里告诉我们,修止观双运三昧的境界,最后两句话很重要,“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不合于教理的这个境界它所发生,绝对不要信,不要执着,执着就糟了。那么你说为什么你要修观想佛菩萨的像这个法门呢?乃至加上念咒子呢?诶,这是一个原理,“自熏成种”,就上面这句话。呃,我念咒子、我念佛、我观佛,也是自己熏我自己,能观者是我,所观者是佛。呃,“自熏成种”,原理就在这里。他说这个法门嘛叫做止观双运,修三摩钵提。 ◎ 止 观 禅那 差别相 那么我们要提一个问题啰,这个同上一次讲的修止,差别在哪里?诶,假设我们正式在课堂上,对不起啊,我就要考问大家了。呃,现在我是被考问者,自说自话,自己提出来,只好自己答了。呃,诸位也不肯赐教。啊,我来自己来答了:有。差别很大。修止不是修观。呃,所谓观,不是眼睛去看,(是)心观。心眼里头自己把它想象出来的,所以叫做观相,啊,观想,密宗讲…;呃,观想这个观呢,不是这个肉眼去看的,心眼想象出来。修止呢?不要去想象,就是要你修到傻不楞噔的,就是这一句。所以等于《楞严经》上,那个那一位比丘,一下名字忘记了他的。念“扫把”的,啊?(对写板书的学生说:啊,就是周利盘陀迦…你写呀写啊,你就…说了就写。)笨得很,佛教他,什么都不会念,就念“扫把”两个字。诶,念了“扫”字忘记了“把”字、念了“扫”字忘记了“帚”字,念了…呃,搞了半天最后总给他念会了。念会了一心不乱,就是(这样)。不问理由,他成就了,所以后来神通还很大呢。结果释迦牟尼佛的有难还是他来救的,啊,给他兄弟、释迦牟尼佛的兄弟用神通把这个大山、念咒子念来了,想把释迦牟尼佛压死,压死自己好当教主;哎,结果还是这个“扫把”的这位老兄在旁边看到,这个泰山压顶快要压死佛了,他就手这么一指就把山都推开了,只把释迦牟尼佛大拇趾压青了,脚指头还是给他压到了。 诶,你看人家“扫把”都会念出来。呃,那么我们就比他更笨一点,就念一个“把”字算了,“扫”字也不要念了。只要你一念专精,理由都不问,可以得止。所以得止修定,得止是共法,外道也做得到。譬如外道画符的、念咒的、收妖的、收鬼的,呃,也有。这个学外道有一句话:不会画符,为鬼所笑。你要收鬼收不了,鬼在旁边还笑你,因为你不会画符念咒。呃,因为画符念咒的时候,绝对要一心不乱。不但要一心不乱,还一气不乱,才能…这个才有效。呃,你一边还在心里想吃豆腐啊、还想吃肉啊,还想搞什么啊,一边又画符又念咒子,呃,那你不要画了,还不如叫我写两个字给你多好呢!诶,一个书法家写好字的时候,那个等于呼吸都停止了,那一笔下来那个全身贯注,何况画符啊、念咒啊?是同样道理。所以不会画符是为鬼所笑。呃,这个都是止的理由。所以修止就是这样。修观呢?同修止不同。止观双运,三摩钵提。他要自己心眼观想起来这个境界,一边在观想起来,一边止在这个境界上。其他一切杂念妄想不起,七情六欲,七情六欲一概不动。修止只要七情六欲不动,一个东西上面集中就行,得止,得奢摩他。呃,那么当然佛法的得止同外道修法不同。佛法得止或者止一句佛号,止一个日轮观,或者止一个白骨观,呃,或者是心息相依止于一。所以你们修天台宗,数息,光是在那里数,数了半天你没有得止欸,越数越多。“哎呀,我今天打坐,坐了…数了多少数啦?哦哟,念了一千下了。”一千下有什么用?你没有得止,得止就是一下。万法归一,都在这一上,这是止,不问理由。 观,这个时候止观双运,观起来这个境界。这个境界是,能观是我,所观是佛相。我造的,我的意境造出来的,但是止在这个意境里。但是这个意境,我不要观它就清明了,就关闭了。等于电视一样,一关闭了,空白、清明。呃,要使它观起就出现。能止住,又能观,这就是止观双运,不同在这里。这个今天我们报告的这个止观。下一步不是止观了,修禅那了,禅定。【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这个现在提出来修“禅那”。禅那又翻译正思惟修,所谓正思惟修。那么同小乘法门、大乘基础,禅定又不同。禅定取“禅那”这个“禅”字的音,加一个中国文化、儒家的道理“知止而后有定”这个“定”字,两种联合起来叫做禅定。禅定有四禅八定,有九次第定,这个是共法。哎,佛法同一切外道共通的法门。那个是禅定,有一定禅定境界、修持。一切法门修持的程序、层次境界不同,这也是个原则。那么修止、修观、修禅那里头有没有禅定?都有禅定。它功夫层次深浅不同。这个深浅的标准,就是以四禅八定作这个测量的标准。那么,这里所讲的“禅那”是不是中国的禅宗呢?不是。禅宗借用一个名词,所以禅宗也叫做心宗。佛的诸佛法门的中心的中心,所以也叫做“心中心”的法门。不过修密宗也有、密宗有个心中心的修法。心中心的修法东密有,z密、西z密宗也有。心中心修法很简单,也有咒语,有不同的手印。呃,做到了也可以即生成就,悟道。 那么这种心中心的修法等等,都属于禅那里头。这个禅那最高的境界,所谓就是寂净修,修到极寂净,寂灭清净。寂灭清净是清净圆明,“如来禅”的境界,这里所讲这个禅那。啊,所以它同修止、修止观双运道又有不同的,这个我们必须要注意。现在第三步是讲禅那的境界,先休息。注:此听录整理文字稿主要是配合听南师讲课录音时参考,单独看文字稿时敬请仔细理解。
感谢老师分享!多多吉祥!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