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南怀瑾先生禅修前之准备2023-05-02 00:03发表于江苏
那么心怎么用呢?永嘉大师告诉我们几句话,六祖的第一弟子,禅宗。“心是根”,你看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当然不是我捧温州人,他实在了不起,永嘉人。“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看得见吗?后面?“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迹的(痕),“痕垢尽除”,除掉的除,“性光始现”,“心法双亡性即真”,明心见性了,讲明心见性。
它这心是个假名,“心如明镜台”,或者“明镜亦非台”,都是空话,这是比喻,“心是根”。“法是尘”,思维一切的法则,一切的学问,一切烦恼、思想都是灰尘,把这个本来清净镜子盖住了。“心是根,法是尘”,这两种都如镜上的痕,镜子上的痕迹都不是,都要扫除,连心也空了,就是“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痕垢尽除,性光始现”,没有烦恼,也没有菩提,“性光始现”,心法双亡,一切皆空了,“性即真”。
那么用心,如何用心?永嘉大师用的,真是了不起,有一个偈子,大家记住。“恰恰用心时”,恰恰两个字,我们这叫“恰恰”(qiaqia),广东话叫“岩岩”(angang),是不是啊?台湾话呢?又是一个发音,“卡卡”(kaka)。“恰恰用心时”,当我们思想意识有感觉、有知觉,起来用的时候,“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你心里,因为心境空灵,譬如说,我说“张大法官,”“啊?”因为他心空灵,就会答复了,“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因为无心,心念空灵,“即此用,离此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我们的心本来用过了就(空),“即此用,离此用”,是空的。
这种不是普通的定,这种也不是普通的止观,这叫如来大定,也没有定,也没有慧,本来清净无为。“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可是一切众生迷眼了,一切人,尤其智慧越高的,迷的越厉害,智慧高的人给意见、知见所迷,所知所见的迷住了。智慧钝一点的人,钝就是慢一点,智慧大家都一样,只有两个代名,一个利一个钝。一把刀一样,都是刀,一把刀是很锋利,一把刀是很钝,啊。切泥巴都割不动就是钝刀,可是钝刀,它本质还是锋利的。所以真正的智慧与聪明,一个钝一个利,这是两方面,都是一样,平等,啊。所以“恰恰用心时,无心恰恰用”啊,它也说明了。
因此永嘉大师讲到禅定,他对禅定形容得非常好,唐代的文化,只有两个字,“惺惺”,清醒,清醒,头脑清净清醒,不是头脑,心里头清醒,“惺惺”。“寂寂”,什么都没有,空空洞洞,寂灭的。所以讲,你打起坐来,“惺惺寂寂是”,头脑很清楚,什么都没有思,可是什么都知道,清净的,“惺惺寂寂是”。“散乱惺惺非”,在那里静坐下来,好像清净,心里头乱七八糟,思想停不了,这已经不行了。“惺惺寂寂是”,对了,“散乱惺惺非”。“寂寂惺惺是”,心里很清净,万缘放下,一念不生,“寂寂惺惺”;“昏沉寂寂非”,可是什么都没有,头低下来,昏迷了,这个不是定,这是你坐在那里睡觉。
他又告诉你,用功夫像吃药一样,补药吃多了,就生病,营养不够了要吃点药,过分就生病。“惺惺”,清楚,心境头脑太清楚了,变成了散乱,“惺惺”是药,清醒是药,散乱是病,散乱的病要“寂寂”来治,放下,寂灭。“寂寂”了容易,这个是药,吃多了变昏沉,就要吃“惺惺”那个药。噢,太精彩了。
知道没有?什么叫得定呢?你以为得定什么都不知道,那何必学佛呢?吃安眠药就好了,再不然,以为得定什么都不知道叫得定,“哎呀,我脑子怎么越做越清醒”,老兄,恭喜你,脑子清醒还不好?哎,但是清醒过度了,就不对了,散乱。清醒寂灭,就是般若,“心如明镜台,明镜亦非台”。啊,什么是定的境界呢?既不散乱也不昏沉,“惺惺寂寂是”,啊,“散乱惺惺就非”,不是,啊,讲得太清楚了,啊。
摘录自《2009年太湖大学堂禅修实录》
第四个“别境”来了:“云何为定?”什么叫做定?这是大原则的定啊。真正佛法所谓百千三昧,各种、四禅八定,那是“别境”的“别境”啦,不在这个范围。
现在讲大原则,什么叫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这就是定。你心里这个“观”---注意了,止观,学佛学最难的就是这个东西。你看,念《心经》“观自在菩萨”,我们普通人一提到“观”啊,就想到眼睛看见的观,大错而特错!这个“观”,凡是心理上所想象的境界都叫做“观”。心念境界所照到的都叫做“观”,或者心境上所观察到的、思想到的、审察到的、所看到的,都叫做“观”。
所以,我常常跟你们比方说,什么叫“照”?“照”是拿着手电筒找东西一样,有范围,它的光度有范围,叫做“照”。“观”呢,等于太阳上山或者电灯打开,一下统统看得见,那个是“观”。现在这个“观”懂了,所谓“观”的境界,不是“观”在眼睛啊,千万搞清楚啊,不然你那个佛学不晓得歪到哪里去了。
什么叫定?“于所观境”,譬如我们拿念佛法门来讲,大家接触到净土法门,哎呀!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看过了《阿弥陀经》,或者看过了《净土三经》,或者都没有看过,有个人告诉你念佛好啊,将来会往生西方,你心里头已经在“观”了,他莫名其妙想往生西方。乡下老太婆们:哎呀,这生算了,修来生吧,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说她没有思想?有思想,因为她要修来生,她的来生世界里的极乐世界那是她的,哈,绝不是你的,她怎么个想法,她下意识有她的构想。你相信这个话不?你研究研究看,嘿,每个人里头的极乐世界不同。
所以,真正修佛教的净土,必须要看过《净土三经》,那真有正行的观境,就来了,不然都是在那里乱七八糟。所以,到临死时候,念佛一生啊,到临死时,西天依旧是路漫漫啊,搞不清楚了。你不要认为自己念一句佛:哎呀,我学佛最简单,只要一句佛号就行。你行吗?你真行吗?
什么人行呢?那就是《阿弥陀经》讲的那些人,快要死的业力很重的人,临死一念之间忏悔,关键在忏悔:我这一生实在太坏了!这一下,阿弥陀佛!就是这一句就够了!他转念了,并不是说他“念”没有哦,转念,并不是说这句话把念头都完了,可以转,可以修幻行了,你还有办法将功补过,还可以赎罪!
所以,观行的道理要搞清楚,修止观这个观,你不管修显教、密宗,乃至各宗各境界,你曾经受过这个教理的熏陶,你所了解、理解聪明智慧的范围,你所认为佛理的范围,这些道理都是观境,这要特别搞清楚哦。
现在讲,“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刚才已经提到观的作用。所观的境界,譬如说修止观、念佛啊,或者你修白骨观啊,修密宗的各种法门啊,这是观境,是心境专一,一心不乱,不散乱,是定的性质。那么,我们再加上教理说:既不散乱,也不昏沉,叫做定。
“智依为业”,有定要发出慧来,智慧才成就,它的作业是这样,这是定的定义,定境。所以我们知道啊,“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所以大家学佛修行要注意,不是说打坐修行心念专一叫定哦,平常做人做事失念、容易乱、容易散忘,你就没有定。
所以,我常常跟一班讲究修持的同学,叫你们注意《永嘉禅宗集》。永嘉大师讲“定”,三种,所谓大乘的“定”,“办事定”,一下座做人做事都在定中,办事定。“止水澄波”,要到这个境界,心如止水,清定,一清到底的那个水,水泉一样,止水。“万象斯鉴”,就是心如明镜,“万象斯鉴”,纤毫不乱,精细、精密不散乱,那就叫做“定”,这个是定境。
不是说,你们到山上闭关打坐就有佛法了,下座啊,做人做事就完了,身心都受不了了。那你叫修什么定嘛?那可以啊,勉强叫做修声闻乘的小乘定,那不算数的。所以,平常叫你打坐啊——但是你说:那我现在不要打坐修定了,我现在就这样,要入世,这个是大乘定啊。你不要吹了,你连小乘定,连两个腿都降伏不了,那还算数?是降伏了以后,随时入世中间,都同在禅堂一样,动静不二,这叫做定境。才能发慧,“智依为业”。
那么下面:“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定的功用,就是说,在“观”的境界里---什么是观呢?譬如我们大家,你们现在都在观,心注意听这个话,懂这个道理,这就叫做观境。心里头明白就是观,明亮,不是糊涂的,这就是观!要搞清楚这个道理。你还另外:哎呀,我观想啦,想一个佛啊,几只手啊,两个脚啊,指甲擦的那个指甲红哦,噢,特别好,那个不是美国货啊,佛的脸上那个口红啊,天上买的,另外一种牌子啊,你以为那个是观?那也是观,哈,那个观叫做幻观成就的观。真的观,无处而不观,你现在心境很明了,很宁定。
“观德失”,这里的“德”是得到的“得”,古文“德”者“得”也,同得到的“得”一样,同样的解释,不完全做道德观念的用法。观当中的得失,抓住了,把握住了,或者放弃了,“俱非境中”,乃至无得也无失,这个境界。因为定这个功用、心态,使这个心,整个的心专一,不散乱不昏沉,到了不散乱不昏沉,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依这个定境。“便有决择智生”,所以定能生慧,在这个定的境界里有“抉择智”,“嗯,这个对,这样对,这样不对。”所以,自己的功用自己清楚,这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什么境界、什么道理,有这个抉择的智生,这个是定的功用。
那么,进一步,“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大家注意,刚才讲一心不乱,专注的境界,怎么叫一心不乱,一心专注呢?“心专注言”,这一套理论是包含什么?“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这就是表达,“显”就是表达,你心要构成一个什么境界,想定在这个上面,“即便能住”,就定在这个上面,这叫做专一,“非唯一境”,并不是呆定的、死定的只讲一个境界叫做专一。
譬如,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不错;念佛人吃饭不吃饭?吃饭吃到像大慧杲(gǎo)没有悟道以前的修行,一边吃饭一边心里在用功,结果拿起筷子夹菜,把碗端着停住了,这个境界叫一心不乱吗?是!这个境界是用功偶然的境界。所以,他的师父圆悟勤就笑他:“慧杲啊,哈,你参禅啊,是参的黄杨木的禅。”黄杨木你们都知道的,这个树很难长的。据说,我们小时候听到的,我记不得了,好像是一年长一寸,三年是倒退一寸,会倒退,长长会缩回来,这黄杨木,所以,这个木头很名贵、很牢固。所以,他师父骂他,慧杲啊,看到他在吃饭,一边吃饭夹菜的时候,他筷子停在那里不动了,实际上心里在用工夫。师父说:慧杲啊,你这个用功参禅是黄杨木的禅,倒退回来。大慧杲听到师父这样一骂他,他就讲:师父啊,你不晓得,我现在的境界啊,就像那个狗舔热油锅。那个狗啊,看到人家的那个锅,烧得烫烫的,有排骨熬的那个锅,摆在那里还烫的,狗来一香啊,就想舌头伸出来舔,那个舌头吊出来很长,口水直流——要舔嘛,太烫,舌头不敢舔;要不吃嘛,舍不得,真香!就吊个舌头在那里,呵呵呵,光喘气。哈,我现在用功啊,就是狗舔热油锅啊,就是欲罢不能,放也放不了,参也参不通,呵,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他师父一听:好啊!你真在参禅!
这个也是叫专一,这是用功在专注一境。你念佛念到这样,当然不错啊,但是不算真得定。真得定,当你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心不乱,六根都不动,叫你也听不见;当你不念佛,要做事的时候,你做事还是一心不乱,同念佛一样,那才是定,那这个心就训练到定了。
所以,“心专注言”,心住一境,一心不乱,这个意思怎么讲呢?“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就是表达你心要定在什么境界,那就得到那个三昧,并不是只讲一样。因此说,参禅、念佛、修密也好、显教也好,修到了家的时候,十方佛土任意寄住,你发一个愿,念力一动,要往生哪里就往生哪里,并不是限制于一个国土了,就是这个道理。
“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他怕你不懂,他再说,“不尔”,假使不是这样叫做定,那么,说这个人悟道了——为什么悟了道的人、见道的人一通百通,什么都知道?因为达到见道位,教理叫做见道了,普通就是悟道。悟了道的人“历观诸谛”,每一个东西、境界他都懂,每个问题---苦集灭道啊、三十七菩提道品、显教、密宗、旁门左道啊,他样样经历,都懂。“历观诸谛,前后境别”,有时候境界差得很远。有时候密教的境界同显教差得很远。那么三十七道品啊,四念住、四正勤、五根、五力,每样差别的心态各有不同,可是,悟道的人他样样,一念之间都修到了,叫做悟道,一念之间他每个境界都修到,一念可以入百千三昧。那么,“前后境别。应无等持”。
如果不是这样,定不是这样解释的话,只专注一个东西叫做定,他说:见道的人“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他不会平等保持,都知道,一通百通就做不到了。
所以真正得定的人,他引发了慧,自然大彻大悟,一通百通,统统知道;而且,样样他都修持过,有“等持”的作用。否则,佛学讲的“等持”就骗人了,就是这个话。
“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遍行。”那么下面一个结论,对于定。所谓真正的定,基本上是专注一境。所以,定的作用是系心,把这个心栓在,专门专一住在一个境界,一个等持的位置上,一个范围,“位”就是范围,就叫做定。假使心不专一,怎么叫做定啊?“便无定起”,不会得定。
所以,你们不要把在那里打坐叫做得定,打坐是外形啊,那个没有关系,你心能专一一境。同学们打坐念佛,“你能坐到多久啊?”“我可以坐一个钟头。”你心对某一个境,譬如念佛,你能够一念,这个钟头就是一念的佛,就是这一念---没有,不算得定。更不要说:“哎呦,他在入定。”他入个什么定啊?他在那里打妄想,不是昏沉,就一定在散乱中。
“哎呦,打坐气色好多了。”那当然了,一个人腿盘起来坐在那里,休息了半天不劳动,那气色还不好啊?身体不好啊?(否则)那就该死了,就完全在休息嘛。所以,打坐是享受,是休息。你说这个人很用功,一天坐八个钟头。他等于是偷懒了八个钟头,不算入定,真的呀!
所以,打坐的境界是他内在专注一境而不散乱不昏沉,那叫得定,那对了,那就算证入。
所以,我告诉你们,我写的那个打坐的书叫做《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还不算入定,这个标题已经告诉你这不是定。头脑不清楚,以为打坐就是定。哎呀,那个头脑啊,“尼龙”做的,不牢固。
所以,定是这样。所以,定是经过特别训练的境界,“故非遍行”,它不属于五遍行里头,属于五种别境。好,把定的道理,正题讲完了。
摘录自南师《唯识与中观》录音稿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