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南怀瑾先生尚南书馆 2023-03-25 11:50发表于广东
问:现在这个时代,人类和社会进步的型态都不同,如何做功德,才能真正服务社会大众?
真正的修行在于行为,要做到实际的事。真正的佛家的大乘精神,是完全忘记自我、个人,而去为众生做事的。释迦牟尼把它归纳起来,有六个方向,在梵文叫“六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达那个目标的意思,包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智慧)。 这六个方向是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为自修自养,为自已的;一个目标是自己要慈悲、爱众生,不只是爱人类。 简述如下: 1.布施,就是基本上都替众生着想而做的,一切都不为已,就是没有条件、没有要求、没有收获的付出。 内容包括三方面——第一个是“外布施”。思想怎么帮助、拯救这个社会。小我部份,是指别人所需要的钱财、物质等。我这里有,毫不考虑,都给他。就大我来讲,要有牺牲我自己的性命来换这个社会更好的心念。 如果要举个例来讲,内容太多太多,要把握的就是一点原则——有一点、一念自我私心,都不算。但没有人做到,包括现在这些宗教的教主都没有一个做到的。都只会讲理论,要做到完全不顾虑到自己,很难的。 第二个是“内布施”,内布施是指精神上的布施。传布知识(教书)、给人家解决问题(像法师啊、神父、牧师),做的都是精神布施。这都是讲原则性的。 第三种最难了,就包括了外布施和内布施,综合起来叫“无畏布施”。使人家没有恐怖、没有烦恼。 2.“持戒”,持戒的内容也包括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行为,自己的行为处处有个规范。这个规范的内涵又有两点。一个是消极的——自己从来不会做坏事,不会讲坏话,不会犯错误。包括古代东方西方的道德传统,及现在的法治观念,都在内。 积极的呢,是自己做好事,也影响大家一起做好事,不但人类,包括整个世界一切众生,都是博爱、康乐的。这还是有形象、有作用的。 第二个是内在的,自己修持,不管禅定也好、不禅定也好,自己的思想、动念,最后都修持到没有一点坏的观念,都是光明清净的。这是内持戒的一部分。 3.“忍辱”波罗蜜,意思就是勇敢,自己甘愿受一切罪,等于基督教的耶稣,能为世人吃罪,而自己上十字架牺牲了,这个儒家叫做“大勇”。 忍辱也包括三个内涵。 一个是有形的忍辱,譬如我们活在世界上,随时有艰难、痛苦,读书也一样,有很多挫折,很多不满意,都要忍过去,要原谅别人、原谅环境,转而要求自己。这种修养很痛苦的,要对付自己,“真的忍住”。在行为上这是有形的。 进一步到了“内忍辱”,修养到这个程度,任何人对不起你、甚至要杀害你,都没有什么关系,能够慈悲他、教化他。心理上没有一种“忍”的作用。 第三种内涵的忍辱,是做到非常自然,也无所谓一个人的不对,看一切众生都一样,心里头都没有事了。 4.那么中间有一个叫“精进”,就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对自己要求上进。“精进”在六度中处于中间的范围,做学问也好,做功德也好,都要不断的努力精进,不能松懈,要求很严的。 5.后面两个专门讲内在修养,一个是“禅定”。 6.然后是“般若”智慧的开发,成道了。 总而言之,你现在问的问题,归纳起来很简单,自己做每件事、每个行为、每个思想,观察一下自私的成份占了多少?自私成份慢慢愈减愈少,甚至没有了,就是真正做功德的深层内涵。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
行为是心的映射,修行本质还是修心,所以心诚,心澄都比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