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安般参证 2023-04-12 12:00发表于四川
《洞山指月》五位君臣节选
正文:
童觉四借颂
一借功明位颂
蘋末风休夜未央
水天虚碧共秋光
月船不犯东西岸
须信篙人用意良
二借位明功颂
六户虚通路不迷
太阳影里不当机
纵横妙展无私化
恰恰行从鸟道归
三借借不借借颂
识尽甘辛百草头
鼻无绳索得优游
不知有去成知有
始信南泉唤作牛
四全超不借借颂
霜重风严景寂寥
玉关金锁手慵敲
寒松静夜无虚籁
老鹤移栖空月巢
古道师:天童宏智正觉禅师是丹霞子淳的弟子,非常了不起。
D同学:第一,“借功明位”,从工夫、功德方面,转变习气,目标是指向悟道,指向大彻大悟。在这个过程中,“蘋末风休”,就是庄子讲的:飓风起于飘萍。现在西方讲的蝴蝶效应,也是一个道理,看到水面上的浮萍一动,风悄悄动了,与后来的飓风有很大的关联。现在量子力学讲宇宙中两点之间,不管距离多远,彼此是有感应的。“蘋末风休”,就是你一念动了,一点动随万变,当下一念迷惑了,整个天下就是江村烟雨蒙蒙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你当下的妄想停下来了,但是“夜未央”,还没有到子时午夜一阳生,还没有真正悟道。“水天虚碧共秋光”,水天一色,秋高气爽,清清湛湛。持续加紧用功,“月船不犯东西岸”,这也是用庄子的典故,泛若不系之舟,小船在大海上航行,没有固定的拋锚点,就是无所住,是自由的。所以有人问古道师:你跑了那么多地方,哪儿最好?古道师说:还是在路上最好。“须信篙人用意良”,历代圣贤,包括我们的老师,有了证悟,希望来度人,作篙人撑着船桨去划渡船,帮人渡过风浪,用心良苦。借功明位,就是讲如何修行的加行位。
第二,“借位明功”。有所心得了,明白一点了,再去继续努力用功,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是讲这个过程。“六户虚通路不迷”,眼耳鼻舌身意六个门户,不会有大的迷惑了,“太阳影里不当机”,真正的智慧,像太阳光一样,不是平常的聪明和知识,那是蜡烛光,太阳照见一切,虽然有个影子,但是没有障碍。“纵横妙展无私化,恰恰行从鸟道归。”山崖上非常险峻的小路,只有鸟能飞过,一般人走不了,也就是说修行越来越努力,“纵横妙展”,这时行住坐卧都比较自在,像牧牛一样,大概可以稍稍放开那个缰绳,不会犯人稼苗了。
南师:等于唐人的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同学:“恰恰行从鸟道归”,虽然这条鸟道很艰苦,比如忍辱,你碰到拂逆的事,很讨厌,你当下怎么处理,不起烦恼,你怎么样超越,这也可以说是鸟道,一般人做不到。(众鼓掌)
古道师:古人说如履薄冰,如剑刃上行,虽然有些自在任运的味道,但是到这个地方,就像鸟道一样,还是要小心,善自保任。
D同学:意见不同的时候怎么办?起烦恼的时候怎么办?比如说利益突然没有了,官突然没了,钱突然没了,或者突然生病了,生死来了,这些都是鸟道,险道绝路,你怎么办?很多人都不敢走这条路,见着就跑,所谓怨憎会、爱别离,你怎么办?真正悟道了,这样走下去。“恰恰行从鸟道归”,虽然如此,却向乱峰深处啼,这样也要去修过,有定力去面对。
“借借不借借颂:识尽甘辛百草头,鼻无绳索得优游。”凭借一个法门去修证,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飘飘黄叶止儿啼”,以楔出楔,给你一个渡河的船,也就是庄子说的得鱼而忘筌,捕鱼的时候要用渔网,捕完了要丢掉。借个方法,也可以说是依他起,借个有为法,须极到无为的境界。无论是四禅八定,各种功德,八万细行,非常多的法门,但是你不修,就没有资格讲,根本没有尝过滋味,还说什么呢?所以借借不借借,你真正踏踏实实用功,无论念佛、安般、准提法,任何一个法门,你相信了就一直修到底,门门一切境,一即一切,修到底都成功了,但是最后反而要舍掉,“有为须极到无为”。“识尽甘辛百草头”,神农尝百草,试尽各种各样的方法,尝尽甘苦。然后“鼻无绳索得优游”,还是那个牧牛的道理。
南师:不要被方法困住。
D同学:牛就是习气,这些贪瞋痴慢疑,一点一点,越来越规矩了,到最后不用牵着它了,可以放开了,牛也不会偷吃庄稼了,这个牧童也可以去睡大觉了,两相自在,也可以说是相忘于江湖。“不知有去成知有,始信南泉唤作牛。”
南师:弟子问南泉禅师:师父啊,百年之后你到哪里去啊?南泉说:我到山下变一头牛去。就是去度一切众生了。
J同学:“不知有去成知有”,此事不属修证,也不离修证。
南师:知有,知道这一念本来清净。
D同学:虽然两两相忘,也正在修行中,有人问:成佛以后还修行否?
南师:修行。南泉说到山下变一头牛去。
D同学:为众生当牛作马。第四,“全超不借借颂”。整个一切全超越了,不管有为无为,踏破毗卢顶上,借也好,不借也好,一切自在。就算再来,住胎不迷,出胎不迷,不借而借,左右逢源。
古道师:不借借,等于一切不着,一切都不借助。
南师:观自在菩萨,自由自在。
古道师:“霜重风严景寂寥”,祖师们善于用山水比喻,眼前的自然境界,就像经历了寒霜苦雨,树木凋零尽了,非常寂寥,虚明宁静,本地风光。
师:所以说证得寂灭。
古道师:“玉关金锁手慵敲”,到这个境界,不必再去另找一个西方净土,还有什么菩提可证,现在都懒得去理了,都无所求了,再妙的法门,都不动于心。
南师:不是不动心,是本来空。
D同学:“石马加鞭不回头。”
古道师:是一个境界。“寒松静夜无虚籁”,虽然霜重风严,松柏还是青青如故,依然不变。
南师:一念清净。
古道师:青松历尽寒冬,整个夜晚在高山顶上有一种声音,或是风声,或是天体转动的声音,了然清净。
南师:观世音菩萨讲: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古道师:“老鹤移栖空月巢”,夜里白鹤归来,栖息在空的境界中。
南师:原来的巢,身体空掉了。所以古人不讲佛法,只讲诗词歌赋,却不是文人妄语。你们把文学学好,就接近禅了。玉关金锁,在道家指头颈部的气脉,打通以后没有妄念,喉咙是生死关,顶门打开,生死来去自由。而禅宗到这一步,无所谓玉关金锁,都空了。曹洞宗与道家修仙有关联,在密宗而言,玉关等于是顶轮,金锁是喉轮。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