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怀师 怀师精舍 2023-07-15 10:15 发表于上海南公怀瑾先生著作摘录功夫方面来讲,古人说:“打得念头死,方得法身生。”我们打了两天,不要说念头打不死,什么都打不死。世间法的习气太牢固、太大了,都是毛病。怎么能够见道呢?所以,功夫方面好好用功。打七者,打死自己的杂念妄想,那么,本性的法身就产生了。这是一头。另一头呢?另外一头,有人进入了“这个”,懂得了就是“这个”吗?唔!我一讲你就懂了。给你开发快一点,早作成就,广度众生。——习禅录影《金刚经》大体上,是着重在见法身。如何见到法身?就是悟道、见道。《金刚经》是般若的部分,所谓般若是侧重于证得实相般若,就是生命万有无始以来的本体。报身、化身则是属于境界般若,所以佛提出来,不可以身相见如来。《金刚经》这里所讲的如来,就是与一切众生共同的生命的本来,生命的本体。所以说,我们有信仰,有虔诚是可以的,但是过分着相是不可以的,不但学佛不可以,任何一个宗教,都不可以着相。以我个人的经验,执着身相的人非常多。过分着相的人,在医学上叫做宗教心理病,没有办法治疗。不仅是佛教方面这类人多,所有的宗教,都有信徒并不追求教理,只是盲目地信仰,变成宗教心理病。佛法里一句话,就是太着相。所以《金刚经》翻译成“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就是说是智慧的成就,不着相,不能以身相见如来就是这个意思。******有人研究,认为《金刚经》是绝对讲空的,错了。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换言之,认为一切皆空也错了,因为一切有也是它变的。所以,《楞严经》中佛说了两句名言,“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也就是“无法相”的注解;即一切法,也就是“亦无非法相”这句话的注解。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一切离也离。所以《金刚经》并不是讲空,它只是说在见道的时候,见法身的时候,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我们起而行之,修行的时候,孜孜为善,念念为善,是不可以空的。禅宗大彻大悟的大师们,解释学佛人基本的道理说:“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着一尘是讲本体;万行门中,起而行之,在行为上是不能空的,念念都是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以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样样都是有,不是空。这个道理,我们学佛的首先要清楚。*****这其中再提起大家注意,《金刚经》虽然在说大般若的修持,这个般若不是纯粹的般若,他讲的是般若的体,就是道体,及见道之体的修行方法。开始先告诉我们,如何是修戒的般若,就是“善护念”这个要点,由开始发心修行到最后的成佛,就是善护念。接着下来,就说善护什么念?无住。无住就是定,善护念就是戒,《金刚经》的般若,本身就是慧,这是拿戒定慧的道理,来说明《金刚经》的本身,般若法门就是如此。如果以六度来讲,《金刚经》首先讲无住,所以令一切众生入无余依涅槃而灭度之。这是布施,布施度,由布施而到达般若的成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大彻大悟而成佛。布施以后持戒,持的什么戒?持的菩萨大戒,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善护此念就是持戒波罗蜜,而到达般若波罗蜜,智慧得度,智慧的成就,这是一个基本修持的阶段;由此而学佛,由此而修行,由此而成佛。******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何以故?什么理由呢?《金刚经》的特点,是使我们知道无住、无相、无愿,这是大乘的心印。此心要随时无住,随时不着相,随时随地地无愿。你说正要我们发大愿,怎么无愿呢?大慈悲当然是愿力,慈悲过了就不住,没有叫你一天到晚坐在那里哭啊!过了就不住,所以说愿而无愿。第一波罗蜜是大智慧成就,大彻大悟,成佛,也就是般若实相。般若实相本来无住,本来无相,本来无愿。当然大家不要会错了意,青年同学们根本发不起愿力,以为你本来无愿,已经合于佛法了,那就很糟糕。无愿,就是一切大慈悲用过了便空,无住。因此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第一波罗蜜也就是般若,大智慧;而般若里的实相般若,就是见道体,也就是我们后世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迦叶尊者有一天跟阿难讲,怎么样能够见道?把门口的刹竿先倒下来,就能够见道。我们每个人门面都有个自我贡高的刹竿,把这一念打掉以后,大福报就来了,就见到空性。人世间这一切的福报,甚至当皇帝的大福报,都是繁华散尽梦如烟,一切繁华,过目云烟就散了;散了以后,你说留一点影像好不好?一切是梦,连梦都没有,梦都像烟一样的过去了。所以佛说,“以福德无故”,他说真正得一个大福报,得到什么?大福报是你证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这才是大福报,大成就。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话,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福德,来培养这个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读书,或靠两个腿子在那里咬紧牙根熬得出来的!那个持戒修定,咬紧牙关熬腿子,不过是修福德,修有为福德的一种而已。无为福德,处处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达,修不成。所以学佛果然是真智慧,这个培养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听到佛法是智慧之学,然后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做好事了,智慧与善法是不二而一的。全部的《金刚经》,是教我们所谓祖师们的四个字,“自悟自肯”,要真正悟到般若的体相,自己肯定;所谓禅宗祖师的话,“悬崖撒手,自肯承当”,这是说参禅的。现在一般学禅学的特别要小心啊!禅宗为什么特别叫做“禅”字,它同禅定两个配起来,不可以分离,没有禅定做基础不谈禅宗。要戒定慧到达了最高处,等于普通人在万丈悬崖顶上站着,撒手跳下去,这个跳下去你还有命吗?悬崖撒手,你要自肯承当跳下来,最高明处到达了最平凡处。要怎么样到达这个境界呢?不是理解到了就行,“绝后再苏”,要大死一番,当然不是吃安眠药的大死,是要你下一番工夫,大死一番再醒过来。所谓大彻大悟“欺君不得”,这个东西不是嘴巴上讲理论,不能骗人的。假使说骗人骗自己说悟了,今天悟了明天靠不住的,那不是解脱的究竟;所以必须切实下一番工夫。《金刚经》的教育手法,就是这个路线,佛对于须菩提的教育,四面八方围过来打,你讲这样也不对,讲那样也不对,把他围得头都昏了,就是要他绝后再苏,欺君不得。成佛见道不能依赖他力,只有自己站起来,要你自己真是绝后再苏,然后才成佛。当然其中先要经过悬崖撒手,悬崖撒手是什么都丢光,不但人世间的一切都丢掉,连佛法也丢掉。一个人在高空撒手跳下来,什么都没有,一切都丢得干干净净,然后才能见到法身。——《金刚经说什么》见道之士,无所见处,就是这个,久而久之,即如檀即奢摩他。吾人为何不能定?解深密经经义曰:“如有求止求定之心,即不能定矣。”《楞伽经》、《瑜伽师地论》亦如此说。此乃休息去,大休大息,小休小息。倘有求定之心,即已不定。唯大智慧人见得透,即可定;若靠修为,修得成还会坏。儒家程子曰:“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程子这后,则等而下之,见不高过程子,然无可讳言的,乃系得自佛家。六祖曰:“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上智下愚均易得定,女人亦易,只有中人之资者,大难大难。宗下不同于教下者,至简至要。佛是露柱,法是灯笼,僧是泥土。定---不说话,慧---将说未说。此是何等言哉!*****见道之事,达摩祖师有两个路子,一个是理上入,行持功力没有到,容易退失。从他悟理,非是家珍。靠别人,稳不住。古人又说:“悟后起修”,也就是见道以后再加上行持。第二个是行上入,杨管老居士是行上入。如何谓之入呢?身心证验。道家的与密宗的都对(身上用功),也都不对。了无一物可得,一片光明,就是佛的路子。杨管老两次现前,但所见的理不深入,功夫还会丢掉。行上入的有好处。但是要精研教理,补其不足。******真正有见道处,真正会改进,你看杨管老,他多骄慢一个人,骄慢到极点一个人。他昨天讲的,从心底流露出来的,自己讲的忏悔的话,多少年前我告诉他:“你把态度改一改好不好?你的样子,人家看到就害怕。加上你的习惯、口音,唉!你的眼晴一瞪,那个样子,谁看到你都不是那个味啊!要心平气和。”他都听进去,却都改不了,他现在自动自发地,我告诉他的吗?不是我。是佛告诉他的?也不是佛!也可以说是我告诉他的,也可以说是佛告诉他的。何以呢?他真正见到了这一点,自然而然地,习气尘垢会磨去的,千点万点,就是靠这一点。见了什么?你问他见个什么?什么都没有见。******真正见到了这一面,还要知道那一面,这一面的空也,那一面的有也。如何有呢?你试试看,你观想一个东西,你用意造出来,或者单提一念,看提得住否。一念万年,万年就是这一念,能够定得住否,就真正证明你见道了没有。凡夫是做不到的。在没有见道以前,他都是妄念纷飞。虽然能够见到这一面空了,要单提一念观想一个光明点,应该也观想得起来,也不难。所谓观想不起来,又是搞错了。譬如说你看过小电灯泡的,看到过一个金刚钻的戒指的,看到过一个发光的玻璃的,这些都看到过,就是这么一点,假想起来,就定住了,这总做得到呀?夏医官不要乱听,瞪起眼睛又捡拾这些烂渣子,你拾去就是烂渣子,人家拾去就是法宝。你就是爱听这些。那么,观得起来,一念万年,万年一念,心一境性,心在一个境上。这个境是你造的,没有关系,爱造它就造它,你那个能造之性没有变。见道了才可以,不见道不好修定。定久了,不管定在身体上哪一个部位都好,不在外也好,不在内也好,不在中间也好,可以在外,可以在内,可以在中间都好,反正都可以定住,适当的。这个适当看你巧妙了,现在不给你点破,自己试试观想,巧妙定住了,心一境性,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自然会定生喜乐。所以功夫发起得慢,是功用不能到呢?还是见地不能透彻呢?此理也要明白透过来,把它定住。你不要认为这是玩弄妄想,就要玩弄它。你要是能观想得起来定住了,慢慢你就晓得真正妙有之用了。*****为什么要磨这个腿、要打坐呢?此乃苦行之一也!做不到的姿势硬要你做到,先要把这个身心勉强过来,变化这个气质,苦行也。多吃一点苦,多修一番苦行,多消一分业力。硬把它变过来,此之谓变化习气。你要改变谁呀?你两条腿都改变不了,又如何改革其他呢!但是如何改变呢?不要去注意腿,不要去管它,心一境性,定生喜乐。从理上明白,由理上透入,是靠不住的、不行的;必须要从事上熟,事上熟呀,真正真正下过苦功来,一步一步地求证。算了,这些话提它干嘛呢?见道的人,他自己会晓得变更习气的。平常琐琐碎碎的人,自然而然会变成慷慨激昂;平常骄狂的人,自然变成谦下。就是说,言语、举止自然而然变得合乎中庸之德呀!也是中庸之“道”。调正,都是自然而然的,此所以道之可贵也。真正见得,没有不变的,懦夫立,顽夫廉哪!所以说,自己的习气,主观依然坚固没有变的,就要警觉自己,那是见地不真呀!王阳明先生因此而懂得知行合一之理,(他见道见到什么程度姑且不管他,这个改变气质功夫是懂得了,充其量他摸到第七识边缘,第八识还未亲证。)所以说见道与不见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何是自知的事?参!我们要了解佛道只在平常日用之间,平常日用之间念念觉即是佛,念念迷即凡夫。这个古来祖师语录经典上都那么说。念念觉,觉个什么啊?起心动念处,自己观照得清清楚楚,义所当为,所不当为,无一不合于理,无一不合于礼,这就是行履。大家都是讲禅宗,看了些公案、语录、机锋、转语,就当成禅,都没有好好研究一个真正的大禅师,他生平做人做事的行履是如何值得效法的。所以在没办法中常常叫大家多看看《禅林宝训》这本书。那么你可见到这些禅师的行履,做人做事,整个就是一个出世而住世的大儒家之风范。这些不去研究,光看了一般机锋、转语、公案,这就是禅宗了!真是天大的笑话。而且每一个人的一生,都只是记载其中几段在上面,你想他一生就是这一两串戏吗?一生数十年,他数十年中间的行履如何?这几段机锋转语的记载,根本不能窥其全貌。——习禅录影“明明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答案是:自明“内明”学问的准则,为 “大学之道”的纲要。至于怎样才能达到“明明德”的实际,那就在下文用“止、定、静、虑”等学问层次去证得了。如果我们胸襟放大,不学宋儒那样,把儒家变成宗教式的排他性,则可借用他家的话作比类了解,就容易明白得多了。譬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可以借来用做“明明德”的发挥。因为世上的人们,几乎都苦于不自知。换言之,人都缺乏自知之明。等于禅师们所说,人人都不知自己的本来面目,因此自心不明自心而不能见道。又如早于孔子的管仲也说,“圣人畏微,愚人畏明”,“聪明当物,生之德也”,都是相同的道理,所以学问之道,首在 “明明德”。——原本大学微言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