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陈世坤践行至简心法 2022-04-19 18:33 当给显化或没显化的相上贴上标签,给它命名的时候,一切所有的存在就成为实实在在的相,我们的意识就被转化成了认知。当认知在我们内在形成一种习惯惯性的时候,大脑便停止思考决策,会自动生成允许的,不允许的直接反应。这就形成了对立,成为了认知的选项,所以,对立的存在,只是认知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天然存在。 只有颠覆认知的当下,才会跟内在的高维能量产生共鸣、共振和关联。我们通往最高境界的障碍关卡就是认知,我们只有不断地颠覆认知,我们才能提升。认知在佛家里面管它叫“业”,在基督教管它叫罪,它是障碍我们和圆满智慧之间关联的,只有把我们的认知缩小到无限小,最后归零,才能跟自己的高维智慧连接,与N维(N趋于无穷大)的高维智慧完全贯通,才叫通悟大道。 把自身对世界认知的主观意识全部去掉,达到空和虚的状态。道因为至虚所以才至灵,而我们的心,因为各种的贪求被蒙蔽了,所以,我们的无所不知,无非是自以为是而已。我的认知非常有限,注定会有很大的局限性,生命中遇到的所有挫折,都是因为执着在一些有限的固化认知状态中。而在道的层面,根本没有认知,就可以不无不知,无所不晓,当我们放下自己的知见时,我们也能善借道的资源,一通百通,就像依靠灵感来创作一样。 来,来,来,我们继续“喫茶去”!借茶入道,把心安住在虚空状态,保持心灵一片清明。在更高的境界去化解我们的执念,去化解自己的认知。我们全然进入和谐状态,把所有的东西全然包容在一个体系里,从内在去化解投影源里的分别和纠结,分别的相就会被化解和超越。当我们清理和化解了所有内在的认知障碍,自然会投影出一个圆满的世界。在这个虚空状态里,我们纵身跃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化身于所有字符里,跳跃于任意字里行间,恍兮惚兮之间,走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九品。 第九品经文说: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huán)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这一品经文的大概意思是:佛祖问须菩提:证得‘须陀洹’的圣人,能说我已修行到初果“须陀洹”或持有这样的念头吗?证得‘斯陀含’的圣人,能说我已修行到第二果位“斯陀含”或持有这样的念头吗?证得“阿那含”的圣人,能说我已修行到第三果位“阿那含”或持有这样的念头吗?证得“阿罗汉”的圣人能说我已修行到第四果位‘阿罗汉’或持有这样的念头吗?须菩提的回答都是不能。并把理由给回答了。 其实在《道德经》里一句话就把这个答案给解读清楚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论我们修到哪个层次,修到哪个境界,只要可说的,可名的,都是个相,都是相上的标签。 在终极的投影源里,不可说,没有名词,也没有名相。虽然它具备所有显化的可能性,具备了显化的功能,但它不显化。这一点和马克斯•普朗克博士说的“世界上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是高度契合的。 在终极的投影源里,是无意识界的,是无所住的,是无执着,无妄想的状态;是一个没有干涉,没有叠加,单一能量波的状态。只要有一个相出来了,就不是在终极的投影源里。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给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提示:是波的状态或粒子的状态,取决于第三个能量结构的观察参与,也就是意识的观察参与。当第三个能量波观察参与的时候,就是“道生三”, 三个能量波共振,就是(a+b)³,(a+b)³一展开正好是八卦,所以八卦是我们的三维空间,能够看到的最简单的物质象。任何三维空间的像,都是由于干涉条件具备的时候叠加出来的,都是一个与道分别、离道的一个状态,都不是永恒。因为它们都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 在三维空间,能量波是一个持续运动的震动的传递,表达的是一种运动属性,在持续运动状态里面。它在运动时候,只要我们起了一个执念,就会匹配出同样能量结构,这个执念就是第一因,我们叫做缘起。有缘起就会匹配出同等能量结构的干涉,干涉过程一定有一个开始,从干涉开始到干涉强化,从干涉强化到干涉共振减弱,到干涉共振消失。当现实成像的干涉条件消失的时候,这个像也就随之消失,这就是缘起、缘灭的概念。这给了我们一个特别明显的规律提示,就是生命运行过程之中的所谓“成、住、坏、空”。在每一个细微的局部里面都有“成、住、坏、空”;在一个组织体系里面也有“成、住、坏、空”;一个整体生命体态,在三维空间,所有的存在也有“成、住、坏、空”。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金刚经》的精髓。细读《金刚经》,面对一千二百五十大比丘,佛反复强调无我相,无人生,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再细品经文,全经的理论基本都是在阐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教理。譬如:“不住于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如来不应此具足诸相见”,“不生法相”。”等等。 所谓“虚妄”指的是假象,只是投影而已。包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不真实,总在变来变去,因为无常,所以根本不需要执着。一个没有常态的事物,我们揪住不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对这个事物的感受认知,也是暂时的、片面的,分裂的,不完全准确的。 包括我今天的描述,仅仅是借用了文字描述的方便来表达,契合人类主流意识的知识结构,而方便理解,仅此而已。 其实这一品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把生命迷失在各种名词、名相上。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相对于N维(N趋于无穷大)的境界来说,全部是零,也就是《金刚经》里描述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它仅仅是中间层次的相。我们不执着于任何中间层次的功能、图像和觉受上,沉迷于拥有这些功能或图像的某个角色,甚至利用这样的功能和角色去获取利益和掌控资源,是不圆满的。 《金刚经》里有一句话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也就是在任何中间层次,跟最高境界空间的能量相比较,全是零。那些东西都是一个中间过程,在中间过程的追求之中,我们消耗掉整个的生命过程,都不一定能够超越。 我们“喫茶去”这个当下,就是要收摄六根,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的内心,目不外视,耳不他听,心不放逸,无言守中,以心观心,直观自心。而且要放下一切贪嗔痴慢疑,清静无欲,抱一归元,虚极静笃,复归于无极。这个念要时时在N维(N趋于无穷大)境界,起心N维在无穷。这个时候才能见到自己真正的本元,这个就叫见自已。
来,来,来,我们还是“喫茶去”!起心N维在无穷,不下念,随着这道自性本然之光,继续走进《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十品!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