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法门第一要义,即是入静。入不得静,一切法门都是意识驱导而成,参杂人世欲念脱不得后天之法。何为入静,静为何态。儒释道各家典籍多有记载,然人生养于天地母胎。食五谷杂粮,各种欲念参杂,受人身所节制。起心动念之间必受后天所影响,欲入静,先否后天所识。放弃我之一念,须知事件万物皆为同源,皆为道印。金银器宇如此,粪土草芥亦如此。只有摒弃后天影响,才可返先天心境。亲近万物自然,心自然得静。心静之下何愁无法入静。静中行气,不受后天影响,一日千里。实比苦功修行容易百倍。一点心得分享~还望多多指正。入静修行法门:先修分别心、再修同理心、最后修同源。修得同源,道印显现自然本我意识觉醒。
top of page
bottom of page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
心神常清静
修道入虚极
虚极达高峰
瞬间证胎息
一得永得妙
证道晓道玄
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天地万物为什么生长那么快、那么多?因为根根吸收了天地间正的力量。根是什么?是万物生命的来源。回归根才是静,能静才回归生命。可是人的生命忘记了这个静,反而尽量用动态去消耗自己,等于世界上人类拼命消耗能源,早一点消耗完,就死亡了。所以讲到生命的来源,保持健康长寿,甚至想健康长寿,必须要学静。 渊源于道家老子思想,纯粹从道教立场,发挥《道德经》修养的妙义,而不同于丹道家的修炼方术,颇有相当价值的,要算道教的《清静经》为最好。但《清静经》的著作,虽然号称为太上所说,实为晚唐时代的作品,而且章制体裁,极力仿效佛教的《心经》,名辞术语,也多探纳佛学的名相。我们如果不谈考据,只论内容,放弃时间与门户观念,那么,《清静经》不但可以代表道家与道教的必读之书,如要了解晚唐以后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儒、释、道三教思想融会贯通的情形,也是必读之书。
《清静经》
老君曰: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住。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清静经》全篇的原文,共计三百九十二字,其中所谓的空、六欲、三毒、苦海等名辞,都是佛家的术语,我们如果借用禅宗五祖的语意为它作评价,便可以说:“后世依此修行,亦可以入道矣。”
《禅宗与道家》(东方出版社)-------------
中国的老子讲过至静,“致虚极,守静笃。”生命的根本是静,静到了极点,才能够把握住生命的真谛,才能够恢复生命的本能。
无论念佛也好,修止观也好,要先专一,才能修到静,静还不算,要达到“至静”,但是,我们有几个人真修到静?真修到静,则忘掉身体了,也的确可以祛病,因为静到极点,病也空了,受也空了,苦的感觉也没有了。
《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