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一窍,微妙难知。以为在内,非在内也,以为在外,非在外也。
虽《中庸》第一章亦曾言过,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夫未发非玄关也,既发非玄关也,惟将发未发、未发忽发之际发之者,玄关也。
略先一息非玄关矣,略后一息非玄关矣。故玄关之在人,方其静时,转眼即是,及其动时,转眼即非,是直须臾耳,瞬息耳。
自其大者而言,造化以前,方有玄关。何也?造化以后,天地日趋于动也。天地之动,谁为动之?玄关动之也。一动之后,即非玄关矣。自其小者而言,鸢之飞也,鱼之跃也,昆虫之化也,蟪蛄之鸣也,谁为飞之跃之化之鸣之?一玄关为之也。
若就人身而言,则有不同者。何也?手足之举动也,耳目之听睹也,鼻之臭,口之味也,不可指为玄关也。
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感而思,觉而照,即非玄关矣。然则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火,电中之光,捉摸不著。
呜呼,炼丹不知此玄关一窍者,汩没大矣。今人皆气质之性用事,玄关之闭而不通,自出母胎已然矣。惟静之又静,寂之又寂,玄之又玄,空之又空,方得此玄关一窍。
此窍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气之所自出,而玄关者为之机括耳。邵子曰:“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此内有个玄关一窍,顷刻不见,须急寻之。
静以养心,明以见性,慧以观神,定以长气,寡欲以生精,致虚以立意,此要诀也。
静则无为故心清,明则不昏故性见,慧则能照故神全,定则常存故气舒,寡欲则一元固故精生,致虚则万缘空故意实,此要诀中之要诀也。
(节选唱道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