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源自:原创南怀瑾先生弘瑾文化怀师家园 2023-03-20 07:08发表于山西
教化最高的道理,是引发人性中本自具有的智慧,“无师自通”。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说,人的修养,是要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要怎样才能达到呢?不能以填鸭式的教育硬塞,要以启发式的教育使其自得,这和后世禅宗的教育相同。我们知道,禅宗祖师的教育方法,所走的路线都是这样,也就是“深造之以道”,才能达到“道”的境界。
什么是道的境界?在这里暂以孟子的观念来解释,就是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也就是由后天修养恢复到先天的境界。
要怎样才做得到呢?要他“自得”,也就是自悟。假使不是“自得”而是被教的,就不能活用。例如现在有许多人学修道,学打坐,一开口就说:老师教我这样打坐的,好像是为老师而修道打坐的。老师教了重点,教了方法,自己就要能够活用;自己不去体会,不去活用,这就是不能够自得,而是拿到鸡毛当令箭了。
禅宗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意思就是学问修养要自得,自己启发自己的灵智,就是道的境界;不是从老师那里填塞过来的,也不是接受的,否则就变成了宗教的教条式信仰,那并不是道。
只有自得的,则能“居之安”;而“居之安”并不是指房子住的好,是指平常都在自己所得的本位中。“居之安则资之深”,这个“资之深”不是现代语老资格的意思,“资”是资用,也就是说,平常处事可以应用你的道。因此出世入一世都在道中行,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出家也好,隐居也好,不出家也好,为官也好,都处在道中。所以学问之道要“自得”。
过去圣人的言教,都是要我们能够求其自得,这也是从“赤子之心”来的。学问的修养,道的修养都是这个原则,要“自得”。而学问以外的培养,则要学识。严格说来,学问就是道,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写文章等,那只是学识。
—《孟子旁通》(下.离娄篇)
“无师自通”的学习秘密
教化最高的道理,是引发人性中本质具有的智慧,“无师自通”并不是有个东西灌注进去使你明白。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活活泼泼的,如孟子所描写的“跃如也”,因此可以不偏不倚,“中道而立”。如果老师呆板的告诉学生,填鸭式教育,那就钉在一个死角,钻到牛角尖里去,就不是中道而立了。
如果老师呆板的告诉学生,学生虽然懂了,但已经落后了几十年,等到学生赶上老师,老师又往前去了。而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后一代超越前一代。如果引用禅宗的教育方法来发挥孟子的教育思想,可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禅宗的大师们经常用这种引而不发的教育手法,对于聪明,伶俐,有智慧的人,轻轻点拨一下,使人自肯自悟,不然就是“误”了。
——《孟子旁通》(中.尽心篇)
无师自通,是含有密意的说法
禅宗是很重视宗师授受的,宗门中相传说,“威音王以前无师自通则可,威音王以后,无师自通,即名天然外道”。所以宗门中特别注重师承印证,就好像密宗重视传法上师一样。为什么威音王以前,无师自通就可以算数呢?这个道理是宗门中认为,威音王佛是空劫以前的第一佛。宗门中这个看法,在经典上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既然是空劫以前,怎么会有佛?既然无佛,当然也无众生,那么有谁求解脱呢!所以才说无师自通算数,这是含有密意的说法。
——《禅海蠡测语译》(刘雨虹)
无师智,不是靠老师那里得来的,自己是豁然顿悟
所以,修道家、修密宗的人,就晓得人的根根在哪里,如何把这个根啊培养好,其他都对了。好了,当然我只讲理论啊,方法没有说、没有讲。大家晓得这个**,就是引用这个例子说明众生颠倒。究竟哪里是正?哪里又是反?都是问题,搞不清楚的。所以他说“自应无倒智”,真正证得道了,自己本身无师自通,真叫做无师自通,悟道那一下,不是老师帮助你悟,也不是佛帮助你悟。佛就是老师,诸佛菩萨都是善知识,他教你走过的路、走路的方法,你照他走过的路、走过的方法去做;到了真正一旦证得菩提、悟道的时候,这个时候——无师智,不是靠老师那里得来的,自己是豁然顿悟。这个时候呢,自己本身智慧爆发了。智慧何以爆发呢?我们不是听了唯识吗?第八阿赖耶识含藏一切种子,要注意呦!含藏了一切种子,善法、恶法、愚痴、笨、智慧,所有的种子它都有。所以修持到了最高处,那个智慧干净的、正确的、清净的,这一念好的种子、种性都爆发了,连带坏的种子、染污的种子也变成了白净了。因此,证道、证得菩提、得道的时候,自然得无师智通,自己本性里头所含藏的智慧的种性、功能统统爆发。这个时候对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所观察的智慧,不会再有颠倒了。这是第三点,讲“自应无倒智”。
这是讲什么?“谓愚夫智若得实境,彼应自然成无颠倒,不由功用,应得解脱。”就是说,怎么样叫做“自应无倒智”?“谓”,拿白话来翻译,这就是讲,愚夫,我们普通就叫做凡夫、一般人。愚夫是好听,这个是佛学的名词;我们讲很简单、最低级的话,就是说“笨蛋”,啊,一般笨蛋们。假使得到“实境”,什么叫实境呢?就是佛说的悟到了本体,这个人悟到了生命本来,证到了。那么,“彼应”----他当时应该自然“成无颠倒”了。无师自通,自然证到了无颠倒的大智慧。这种大智慧的成就的境界,“不由功用”,不需要用功的。就是说我们现在有时候偶然得一点清净的境界,心理偶然觉得安宁的境界,是想办法内心上拼命搞修养来的,就是要用功而来。所以真正成道、证道的时候叫做“无功用道”,第八地以上的菩萨到达“无功用行”,不需要再下努力用功,此心随时随地自然就在那个境界,一点都不需要作意,一点也不要定,也不要慧、不要观照,自然到了。所以这个叫做“无功用”。他说一般人能够到达了境界,悟到了、得究竟实境的话,“不由功用,应得解脱”,应该是一切解脱了。
——《唯识与中观》录音整理
分享的好!福生无量天尊🔅🔅🔅